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警告!IMF:全球经济失速!关注超级灾害链

已有 6250 次阅读 2018-11-16 07:3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全球经济失速, 超级灾害链,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警告!IMF:全球经济失速!附中国、美国、德国、日本GDP一览表


摘要:世界第三、第四经济体,同时陷入萎缩?IMF:全球经济正在失速!

【一牛财经】讯: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轮番公布了它们的三季度GDP增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事实。

那就是:全球经济增速都在放缓!

全球主要经济体GDP表现如何?

隔日,日本和德国先后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打开了全球经济失速的缺口,数据表明:

  • 受国内需求放缓、三季度的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趋紧的全球贸 易环境造成外需减弱,日本三季度GDP萎缩1.2%,大幅弱于二季度所创的九个季度以来新高;

  • 受全球贸 易摩擦和国内汽车行业产出下降影响,欧洲“领头羊”德国经济三季度出现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萎缩。

再加上之前公布的中国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十年新低、韩国三季度GDP增速跌至九年新低、美国三季度GDP较二季度也有所回落,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经济正在呈现复苏放缓势头。

附全球主要经济体2018年GDP增速:

IMF警告:小心,全球经济失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来“泼冷水”。

本周,IMF发布了中东与中亚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提醒市场警惕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增速都在放缓,叠加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收紧”,增加了全球风险偏好突然发生扭转的风险。

IMF格外提到了会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压力的几大因素:包括美国利率走高、美元走强、金融市场波动、全球贸 易摩擦加剧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和日本两国经济的糟糕表现都可以归咎于一次性因素,但在全球经济已受贸 易摩擦影响的大背景下,世界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萎缩,将进一步恶化投资者对下一年低迷的经济展望,也令金融市场惶恐。

全球主要经济体GDP预测!

此外,IMF稍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还指出,该组织对2018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稳定在2017年的水平3.7%。

这表明了,全球还是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增长阶段,但增速“正在触顶”,负责撰写该份报告的地区主管Jihad Azour对媒体表示,“而且一系列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都在放缓,金融状况收紧或令风险偏好突然逆转。”

具体预测如下表:

除了上述三大经济体外,IMF认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前景也在走弱,一些大型EM经济体增速被下修,原因包括:国家内部问题、金融状况趋紧、地缘政 治紧张和油价走高等。

此外,即将在明年3月29日脱欧的英国增速也会放缓,IMF表示,在没有过渡性贸 易协定的情况下,脱欧将导致英国遭受约占其GDP 6%的损失。

http://sh.qihoo.com/pc/detail?url=https%3A%2F%2Fwww.toutiao.com%2Fi6623997168808100365%2F&check=ea30fa5f5ab355c6&sign=360_0de6261f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已有 3948 次阅读 2016-4-25 05:48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1,杨学祥2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6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2004200520072012年印尼48.5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6482.html

上一篇:加州山火致死人数上升到56人 被忽视的警告
下一篇:南桑威奇群岛地区发生6.5级地震 11月地震高潮持续?
收藏 IP: 58.244.130.*| 热度|

2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