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8年和1998年的高温条件相同

已有 2712 次阅读 2018-8-3 15:0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最热年, 月亮赤纬角, 厄尔尼诺, 拉尼娜, 特大地震

 2018年和1998年的高温条件相同

                             杨学祥,杨冬红

 

我在2017218指出,2016年与1998年有相似的条件:

日食条件相同(见表1);

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

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唯一不同的是,1998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而2016年的拉尼娜事件中途夭折。其原因是,2016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

2017-2018年的拉尼娜事件在20183月结束,这是2018年高温持续发生的重要原因,即超级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拉尼娜事件也是高温的重要条件。

1998-2001年发生的超长拉尼娜事件,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变冷,自然调节作用不容忽视。深海巨震的制冷作用更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7253.html

 

相关资料

全球多地经历罕见高温!专家解读极端天气为何频发

2018-07-26 14:18 央视网

0参与

  央视网消息: 今年入夏以来,酷热、山火、热浪……各种极端天气在全球频繁出现。近日,全球多地出现罕见高温,多地遭受高温炙烤、甚至引发灾情。地球似乎发烧了。

  朝鲜近日气温比往年同期高7度

  在朝鲜,大部分地区在入伏前后出现高温,连日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7摄氏度左右,为1981年以来最高。朝鲜一些城市的气温甚至超过了当地气温观测以来的最高纪录。

  据朝鲜中央气象台介绍,高温天气15号从东部海岸一些地区,开始逐步扩大到朝鲜大部分地区。其中22号的气温达到朝鲜东部海岸地区气象观测以来最高,几个大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39度,元山市达到了39.7度。22号朝鲜全国平均最高气温为34.6度,比往年高出7.2度,为1981年以来最高气温。

  根据朝鲜中央气象台的介绍,从23号开始朝鲜的高温现象开始有所缓解,不过当地气温仍然较高。朝鲜气象部门提醒,在35度以上的高温持续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生中暑、心脏病、脑中风、食物中毒等疾病的几率会增加,民众应注意防护,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着重注意避免中暑。

  酷暑当前 韩国民众设法躲热浪

  同样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最近也深受高温天气的折磨。据韩国疾病管理本部25号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韩国中暑患者大幅上升,其中9人死亡。

  由于连日高温,夜间最低温度也超过了25摄氏度,韩国家庭的空调使用率急速上升,电力需求连创新高。变压器负荷过大导致各地接连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甚至由于电线断裂而引发火灾。

  在炎炎夏日躲避酷暑的最佳方式无异于直接把季节调回到冬天。在韩国的富川,就有这样的一处冰屋,不少人来到这里感受冰雪乐趣的同时,躲避热浪的袭击。这座冰屋位于距离首尔不远的京畿道富川市一家儿童乐园里,据管理人员介绍,人们在冰屋内能够体验到跟冬天一样的温度。

  全球多地经历罕见高温

  除了亚洲,在欧洲、非洲、北美等全球多地都在经历罕见高温天气。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借助数据,直观地了解今年世界各地的反常气候。

  在北欧,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3到6℃。其中,挪威和芬兰17号的最高气温均已突破33℃,挪威18号的最低气温也高达25.2℃。

  在非洲,5号,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撒哈拉沙漠达到破纪录的51.3℃,这是阿尔及利亚自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在阿曼,夜间也创下42.6℃的高温纪录。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全球自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夜间温度。

  在北美,多地遭遇高温侵袭。美国西南部局地24号气温接近49℃,是今年迄今最高气温。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往年七月的平均最高气温仅为26摄氏度左右,今年达到和超过30摄氏度的天数已经超过13天。

  在亚洲,日本埼玉县23号最高气温达到41.1摄氏度,创日本气温观测史上最高纪录。韩国江陵市23号最低气温达到31摄氏度,创下近111年以来的最高值。

  专家解读:极端天气为何频发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周二例行发布会上,对近期全球极端天气做了进一步的信息更新。世界气象组织新闻发言人指出,进入7月极端天气情况仍在继续,这对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央视记者采访了世界气象组织高级科学家,为我们分析这些极端天气的成因。

  据世界气象组织科学家巴多尔介绍,今年是“拉尼娜年”。“拉尼娜”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降温现象,这种现象的确会扰乱正常气候规律,为部分地区带来剧烈暴风雨,另一些地区则会发生干旱。通常情况下,“拉尼娜年”全球气温通常会呈下降趋势,而今年则有些反常。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最近许多研究发现,极端天气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虽然不能将6月和7月的极端天气完全归因于气候变化,但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极端高温和降水的数量正在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7/12579540.html

 

暖冬在预料之中: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已有 2810 次阅读 2017-2-18 06:39

暖冬在预料之中: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

              杨学祥

 

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条件:日食条件相同;1995-1997年和2014-2016年同样处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同样发生超级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年和2013-2017年没有发生8.5级以上特大地震和海啸。这四大天文、气象、地震条件,外加2016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都有利于全球极端暖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多项暖事件的叠加效应所致。

目前唯一不同的新特点是,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发展非常迅速,厄尔尼诺可能提前发生。

 

2016年与1998年相似的天文条件

 

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此导致1998年和2014年全球最热的新纪录。

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由此导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

    我在201454指出,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见表1和表2)。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见表1)(已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2501.html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2]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1996-04-17     p         南极区     3

1996-10-12     p         北极区     3      6       4

1997-03-09     p         北极区     3

1997-09-01     p         南极区     3      6       12 (极强厄尔尼诺)

1998-02-26     6         北赤道    -1

1998-08-22    -4         南赤道     -1      -2      4  ; (拉尼娜)

1999-02-16    -41        中纬       1

1999-08-11     46        中纬       1       2      0

2000-02-05     p         极区       3                   (拉尼娜)

2000-07-01     p         极区       3

2000-07-31     p         极区       3

2000-12-25     p         极区       3       12     14  极强厄尔尼诺(拉尼娜)

2001-06-21   -12         低纬       -1                   (拉尼娜)

2001-12-14     1         赤道       -2       -3     9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强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拉尼娜(弱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拉尼娜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极区       3

2019-12-26   1           赤道      -2        4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1948年开始。

 

我在201414指出,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1959-1960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1960522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9.5级地震。我在2012522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1]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会带冷冬,但是仍会使2012-2013年的平均温度升高。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我们在2008年撰文指出,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6月至2000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异常减少有利于南半球变暖

 

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2016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少于2015924,秘鲁寒流增强的趋势受到遏制。这是目前拉尼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2016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也明显少于2016818

2016921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明显减少是十分罕见的特殊事件,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的2014-2016年创纪录的高温记录密切相关,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2016225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非常显著,使秘鲁寒流减弱,对超级厄尔尼诺延续到2016年第一季度做出了贡献。

对比20159242016225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面积和最小面积,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小变化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

关注201610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变化对拉尼娜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138.html

 

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高温创纪录导致南半球变暖

 

20142月以来,美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或科学家纷纷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从而造成气候异常。更有科学家称,今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02/073029846564.shtml

2014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2522指出,准备迎接最热年。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201454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已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发生,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高温新纪录导致全球变暖,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是南半球气温升高的确切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380.html

 

最新结论:

 

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小增大2016-2017年暖冬发生可能性;

由于相似的天文条件,2016年的拉尼娜可能在2016-2019年由弱变强,复制1998-2001年的变化过程,2018年的厄尔尼诺可能推迟到2020年,并在2017-2019年发生超长冷冬。

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我国气候的不确定性很大。艾婉秀首席说,关于今冬的气候趋势,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的分析,请公众保持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2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42.html

 

参考文献

 

1.LiGuoqing.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circulation[J].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YangDH,Yang 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 (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in 2013. Technology and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 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5):1680-1685.YangDH, Yang X X.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ice 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7,22(5):1680-168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7388.html

上一篇:青海玉树治多县发生5.1级地震:关注8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8月3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18年8月3日晚报
收藏 IP: 119.5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