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相同的预测

已有 1871 次阅读 2018-1-27 18:0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拉马德雷冷位相, 特大地震活跃期

美国阿拉斯加湾强震引关注 地球处在大震活跃期?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2018-01-24 09:41:01

  综合报道,北京时间23日17点31分左右,美国阿拉斯加科迪亚克(Kodiak)东南海域发生8级左右强震,触发海啸预警,引发关注。当地政府要求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撤离,前往高地避险。

  在2017年下半年全球多起强烈地震引发关注后,2018年伊始又有强震发生,这是否意味着,地球确实处在大震活跃期?

  【沿岸居民:最漫长的一次地震】

美国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发生7.9级地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23日测定,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岛东南280公里处海域当天凌晨发生7.9级地震。该机构最初测定的震级为8.0级,后修正为8.2级,最终定为7.9级。震源深度约为25公里,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强震发生后不久,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即发出海啸预警。收到海啸预警后,阿拉斯加州应急管理中心安克雷奇办公室和科迪亚克警局都建议沿岸居民前往高地或是内陆地区避险。不过,目前,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取消海啸预警。

  强震发生时,科迪亚克镇一位正在打渔船上的居民表示,“震了有一分钟之久”。他们几位渔民在震后都下船前往高地避险。他还说,“整个小镇居民都在撤离”。

  还有一位当地居民称,这像是她经历过的最漫长的一次地震。“地震未造成损失,除了墙有点裂缝”。

  此外,在强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阿拉斯加湾海域又发生了20余次余震。

   【阿拉斯加处于地震频发带】

阿拉斯加地震可能波及的范围示意图。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截图。

  据报道,阿拉斯加州在美国最北部,由于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该州也是美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州。历史上,阿拉斯加曾经发生过3次8级以上的强震。

  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1级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群岛。

  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南部的威廉王子海峡发生里氏8.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百余人死亡。

  1965年2月4日,阿拉斯加州的拉特岛发生地震,震级为里氏8.7级。地震引发了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近几年来,阿拉斯加也发生了数次地震,但由于地广人稀,地震造成的破坏有限。2013年1月5日,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曾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16年1月24日,阿拉斯加州南部发生7.1级地震,致使部分地区停电。

  2017年5月1日,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之间的边境地区发生两起强震,地震造成少量建筑物受损。

   【全球地震活动水平可能提升?】

  2017年下半年,全球曾经多发6级以上、乃至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引发广泛关注。《科技日报》曾援引专家观点称,7级以上地震每年都有20次左右,并不能以短期的几次地震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7年9月,墨西哥发生强震。

  不过,专家也表示,从全球有地震资料记录的100多年的数据来看,有三个阶段8级以上地震比较集中,分别是:1900年前后,1950年前后和2004年至今。因此从历史数据看,地球确实处于8级以上大震活跃期。

  2017年9月,墨西哥先后发生两次强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地球自2004年印尼附近海域发生9.3级地震之后已进入地震活跃时段,在未来几个月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有可能会提升。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8/01/24/030785939.shtml


让事实说话:全球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实际上,全球8.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和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规律就是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为我们预防地震和预测地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也否定了特大地震发生的随机特性,表明特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让事实说话:全球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五、警告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2004-2008年已经发生了38.5级以上强震(见表3),我们推测: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2016-2018年三年的最后期限,2004-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2016-2018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2016-2018年爆发8.5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410阿富汗71级地震、413缅甸72级地震、416日本九州73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2015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2016-2018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6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7135.html

上一篇:警惕!甲型流感已取代乙型流感在多地流行:关注流感预警
下一篇:长春天气预报_一周天气预报_对应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1.9.94.*| 热度|

2 蒋新正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