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6年至2018年全球特大地震进入高潮

已有 15218 次阅读 2016-4-20 16:3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 特大地震活跃期, 大震高潮

2016年至2018年全球特大地震进入高潮

                               杨学祥

 

厄瓜多尔75级地震、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1个月来多次70级以上地震。如何解释近来接二连三的强震,它们之间有关联吗?地球是否就此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一、目前全球处于8.5级以上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2016-04-17 10:19科技日报报道: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人们敏感的神经再次被牵动,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研究员。张晓东称,从历史数据看,地球目前确实处于8级以上大震活跃期,但这一结论不是根据近几个月7级地震频发的状况得出的。

  张晓东说,全球地震资料的记录时间并不长,只有100多年。从这100多年的数据来看,有三个阶段8级以上地震比较集中,分别是:1900年前后,1950年前后和2004年至今。在第二个大震活跃期内曾发生全球最大的地震,即1960521智利9.5级地震,当时智利地震诱发的海啸横跨太平洋袭击了日本沿岸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的这个大震活跃期以20041226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为标志,到目前为止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15次,9级以上地震2次。

  历史地震数据显示8级以上大地震呈“丛集分布”,有平静期有活跃期,现在处于8级以上大震活跃期。但张晓东说:“平静期并不是说没有地震,只是说8级以上地震,尤其8.5级以上地震非常少。

http://tech.gmw.cn/2016-04/17/content_19739435.htm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6-04/17/content_19739435.htm

專家表示,近年來日本持續發生大地震,是因為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剛好位於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一個地震帶上,而2004年開始,學術界就普遍認為全球進入了地震活躍期。全球地震活躍期以8.5級以上地震的次數和頻次來衡量,一個周期約50年。不過專家表示,即使在地震活躍期,民眾也沒必要恐慌,多掌握一些地震應對知識和措施,在地震來臨時才能從容應對。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宏表示,2004年全球就處於一個地震活躍時段,因為1960年以前全球地震活動比較高,1960年以後全球8.5級地震一直沒有發生,從1964年一直延續到2004年印尼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這40年全球處於相對地震水平比較低的狀態,2004年全球地震水平就比較高。

2004年以來全球共發生68.5級地震,其中印尼4次,日本和智利各發生一次。專家表示,地震活躍期僅僅是相對的概念,民眾平時應該積累一些地震科普知識,在地震來臨時幫助你走出正確的選擇。

http://tv.people.com.cn/n1/2016/0417/c39805-28282046.html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41/9/9/1/104199149.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4199149&mdate=0417141103

 

二、地震活跃期以8.5级以上地震次数为标准

 

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1970年至1999年,全球30年未发生过8.5级及以上地震,但2004年以来却发生了6次。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7次矩震级8.5级及以上地震,2004年之后的8年占了6次。

2012年孙士鋐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的地震能量释放,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频发8.5级以上地震来看,地球可能进入了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这个时段地震强度很大。” 

http://www.xmtcb.com/a/20120416/44614.html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并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为8.5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1  8.5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杨冬红等,2006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06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地震次数

63

11

117

00

22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低温期?

 活跃期

: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我们在2006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这一数据在2016-2018年还将继续增加。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即2004-2018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三、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的观点不符合事实

 

有报道称,中外专家均认为,任何结论都需要有科学证据来支撑。但无论从统计意义还是从具体研究来看,尚无法断定全球地震震级和频率等超出正常范畴,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也不能下定论,但对部分“危险”区域加以研究并保持警惕是必须的。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地震活跃期)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在2013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时高时低,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

帕森斯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

这是弥天大谎和颠倒黑白:大地震随机性理论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四、让事实说话:全球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实际上,全球8.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和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规律就是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为我们预防地震和预测地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也否定了特大地震发生的随机特性,表明特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让事实说话:全球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五、警告

 

我们在2008年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有7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2004-2008年已经发生了38.5级以上强震(见表3),我们推测: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为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2016-2018年三年的最后期限,2004-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2016-20188.5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8.5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2016-2018年爆发8.5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410阿富汗71级地震、413缅甸72级地震、416日本九州73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2015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2016-2018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上一篇:京津冀区域地震形势如何?2020-2030年进入高发期
下一篇:厄瓜多尔发生6. 2级地震:关注4月19-2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4 钟炳 蔡小宁 许培扬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1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