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世界两大地震带或入活跃期:关注判定新标准

已有 7120 次阅读 2016-4-16 19:0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马德雷冷位相, 地震活跃期, 特大地震, 判定标准

世界两大地震带或入活跃期:关注判定新标准

                              杨学祥,杨冬红

 

中新网416综合报道,自今年410日前后以来,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地震震级较高、发生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影响人类生活。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地震活跃期?专家说法不一

 

  此前,在被问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曾指出:“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不过,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就大地震进行过预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称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45年内发生“也不稀奇”,并建议日本政府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

 

2012411-15日,全球发生8级地震2次,7级地震1次,6级地震5次,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不同的划分标准,不同的地震学家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不同角度显现地震的活动强度变化,综合分析表明,8.5级以上地震次数是衡量地震活跃期的客观标准。

1900年以来记录的地震资料显示,近几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仍属正常范围,并不是地震特别密集的年份。但也有地震专家表示,2004年以来8.5级巨大地震频发,全球可能进入了地震相对活跃期。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中心教授饭尾能久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针对如何界定“地震活跃期”,目前科学界还没有统一定义。

   饭尾能久说,定义“地震活跃期”的难点是如何设置标准。关于设置“地震活跃期”的标准目前有三种方案,但都存在缺陷。

   第一种方案是以全球地震每年释放的能量为准,超过一定水平就认为是进入“地震活跃期”。然而,智利大地震这样的强震只要发生一次,释放的能量就可能超过设置的标准。但仅根据一次强震就判定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明显不妥。

第二种方案是以一定时期内地震发生的次数为标准。这个标准的问题是,地震根本没有停止过,只是绝大多数地震震级较低、释放能量较小,对人类生活完全没有影响。

第三种方案是统计达到一定震级的地震数目。但是这个设想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究竟应该统计多大震级以上的地震。

在“地震活跃期”概念不明确的背景下,地震学家目前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震级较高、释放能量较大的地震上,对一个时期的地震活跃程度则一般不进行判断。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3/18/content_13195196.htm

 

8.5级以上地震次数为标准

 

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1970年至1999年,全球30年未发生过8.5级及以上地震,但2004年以来却发生了6次。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7次矩震级8.5级及以上地震,2004年之后的8年占了6次。孙士鋐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的地震能量释放,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频发8.5级以上地震来看,地球可能进入了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这个时段地震强度很大。” 

http://www.xmtcb.com/a/20120416/44614.html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1  8.5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地震次数

63

11

117

00

66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内数据为最新数字。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8.5级以上强震已由2006年的2次增加到6次,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8.5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4

1

0

1890-1924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0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1

4

1957-1976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0

2

2000-2030

低温期?

 活跃期

: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相关报道

一周内多国发生强震世界两大地震带或入活跃期

  中新网416综合报道,自今年410日前后以来,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这些地震震级较高、发生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影响人类生活。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震动有规律:多处在地震带上

 

  短短6天内,亚太多国发生有感地震,并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4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里氏7.3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众避难中,当地发生大规模断电。

414,日本熊本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数万人被迫疏散;

414日凌晨,菲律宾5.9级强震,造成3人受伤;

413,缅甸西北部发生6.8级地震,在孟加拉国造成60余人受伤,在印度造成6人受伤,并造成印、缅、孟部分建筑物倾斜或受损;

410,阿富汗发生7.1级地震,致巴基斯坦3人遇难、27人伤。

  连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也数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

  综上可见,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近期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位于该带上。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

  该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穿地中海,经伊朗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东端向南拐弯经缅甸西部、安达曼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之班达海附近,与西太平洋地震带相连。近期发生地震的缅甸、阿富汗则位于该带上。

 

  地震别恐慌:多数感觉不到

 

  据地震学家统计,地球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而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一二十次。震级为8级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一两次。

  相关统计显示,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达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鉴于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故有观点认为,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地震活动是正常现象,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局部性的,因此民众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相关数据显示,并非每次强震都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与震源深度、地震时人们的作息状态和震区房屋抗震性能相关。

  此外,加强民众的灾害应对与预防意识也可降低风险。如地震频发的岛国日本,该国各地就常以资源匮乏、防御困难等因素为背景,组织防灾抗灾教育和能源紧张演练活动。这能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得日本人在面对灾害时往往表现的井然有序,将伤亡减少到最小。

 

  地震活跃期?专家说法不一

 

  此前,在被问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曾指出:“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不过,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就大地震进行过预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称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45年内发生“也不稀奇”,并建议日本政府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全球地震学家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这意味着,人类还无法对迫在眉睫的大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可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

  此外,发达的预警和信息传播技术,也可在破坏性较小的地震纵波到达地面时立即发出警报。在导致房屋倒塌的地震横波到达之前,为人们逃生抢出几秒至几十秒的宝贵时间。

  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应对大地震等相关灾害时将会更加从容不迫。()

责任编辑:王浩成

http://bbs1.people.com.cn/post/6/1/2/1555837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上一篇:日气象厅不确定是否还会发生同等或更大地震与不同的观点
下一篇:台湾发生4.4级地震:关注海洋跷跷板运动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