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过文章投稿经历的同学都知道,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故事,从产生到实现,从实验到理论,从测试到撰写,都是一段不寻常的辛酸路。有的文章一招制胜始发表,有的文章百转千回终被拒,不一而足。这其中夹杂着彷徨与失落,当然也有喜悦与兴奋,而我今天要讲的这篇文章的故事,更是堪称血泪。
这是一个比红楼梦还曲折的故事,这是一篇比林黛玉还命苦的文章。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还算道出了实情。这个工作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做的,新颖性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也一直在坚持,做一个系列仔细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带有什么规律。结果做了两年多,才有一点结果,花了半年的时间整理撰写出了初稿。这话一说都到2012年暑假了,开始投稿。先投了欧洲化学,送审回来的意见一个接受,一个拒稿,拒绝的意见非常泛泛,只有四条,一个是引言不行,第二是结构与讨论不深入,三个是实验部分有问题,第四是写得没有结论。就这四句话,敢情我们的文章一无是处啊,哈哈。欧洲化学的审稿是这样,两个审稿人,只要有一个负面意见就拒稿,当时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尤其是看到第二个审稿意见,我们也是哭笑不得。
第一个审稿人好办,第二个意见我们真不知道这个怎么修改,有点一头雾水,只能再重新提炼提炼,投了JOC,这个我们不是很有把握,因为从有机合成上来说,这文章不是很有劲道,果然来意见,四个审稿人,二个好一个坏,然后请了仲裁,仲裁以合成不是很新颖把我们拒了。当时我们也是心情郁闷到极点,但是仲裁的意见我们是心悦诚服。这个工作的特点就是系统性特别强,但是新颖性差一点。投稿过程中谁也不相信眼泪,接受就是接受,拒稿就是拒稿,我们只能擦干眼泪继续奋战。
然后我们就想起OBC,给OBC编辑看了以后,他给我们写信说,文章很好,但是我们最近有个新杂志RSC Adv,你们要是愿意可以转过去,更好。我们是第一次投OBC,课题组以前没投过,既然编辑说转嘛,我们就转好了,太违背编辑的意思也不好。结果送审新杂志,来了意见还是动用了仲裁审稿人,还是仲裁把我们拒了,哎,一开始我还抱怨我们是不是太背了,咋这么都大牛都看不上我们的工作呢?!难道我们就这么挫?!后来一想,这个工作尤其自身的特点,大牛们都看不上眼,属于那种搞实验的人觉得不新颖,那种搞理论的人觉得小儿科,两头不讨好,所以命运悲惨了些。有的时候,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是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后来我们也是欲哭无泪,只能换杂志,其实我们已经找不到杂志了,没办法就去投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投了以后人家说我们不收这么长的Full Paper。我们之所以投这个杂志有点病急乱投医了,当时也是伤心透了,前前后后来了这么几下,一年都过去了,已经到了2013年的夏天。我当时有点“报国无门”空余恨的感觉,好歹我也发过几篇文章,怎么这篇文章这么悲剧,这么难产呢?!我是不是进入了投稿魔咒?
后来还是老师同学的鼓励,约定好,试一次Tetrahedron,如果不行,我们就把文章推倒了再重新实验,再重新完善工作。投出去一个多月,我们基本忘记了这档子事,结果意见来了,接受,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泪流满面,有种撒钱的冲动。有的时候还是老话说的好,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经一事长一智,虽然这篇文章有点折腾,发表周期有点长,这个过程中有点消极情绪,但是还是蛮能锻炼人的,心态很重要,有了这种血泪史,即使以后再折腾,我也要屡败屡战。其实每篇论文不像发一篇博文那么容易,真是如磋如磨,磕磕碰碰,但是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才能更瓷实。那种一碰就碎,一骂就哭,一有激烈矛盾就要自杀或者杀人的,不是智商的匮乏,而是情商的萎缩。
文章接受以后,我也开始反思我这篇工作,一方面我们得设计和探索一些新颖的体系,那些不太新颖的可以放一放,逐步拓展才能不断创新,死抱着原来的体系是走不远的;另一方面我们得增加学习,只有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尽量将工作做得扎实些,才能有更大的机会尽快地投中好的刊物。希望这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感悟,与广大研究生同学一起共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