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比于各个年龄段的教育,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使命担当,更是重中之重。当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方兴未艾,但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并未明显提升,反而出现了厌学、“屏躁”、“假装在学习”等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从感观、直觉、行为和情绪等角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更好的驱动使命性学习。学生有过顶峰的学习体验,对于触发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至关重要。
一是创设兴学强国的思政体验。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是“空心人”,需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在专业课中注入思政元素,发掘数学、天文、气象、水文、中医、音乐等古代文化瑰宝,弘扬钱学森、邓稼先、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家立德立志的家国情怀,将文化自信和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另一方面开设与时俱进的通识课,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周髀算经》到《本草纲目》,联合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等建设“慕课”、“金课”,打造文化育人品牌。让学生胸怀“国之大者”,感悟思想伟力。
二是扎实数理信息的基础体验。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是“假把式”,需要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科学的统筹方法和面向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深入开展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思维导论等公共基础课改革,构建以建立数理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基础课程体系,不要过多过全地学习各种编程语言,而应该更加注重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以及掌握数理科学的思想方法。文科的学生也需要进行扎实且富有挑战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增强学习动力。
三是推进学科交叉的进阶体验。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是“小格局”,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以及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环境科学的不能对环境工程一无所知,也不能对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一无所知,需要从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中汲取养分。对接产业需求,强化行业担当,将数据分析、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将智能制造、化工环保、技术研发、乡村振兴等业务真题嵌入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科交叉中,感受学科魅力。
四是强化产学研用的创新体验。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是“搬运工”,需要有开阔的创新思维、积极的创新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坚持“科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样板。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的平台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器等“产”的平台,与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现代产业学院等“教”的平台相融合,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陶养学术志趣,通过项目式、任务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浸润于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中,享受创新活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待扬鞭自奋蹄。人才培养是一项清苦但是快乐的事情,学生对于学习的美好体验就是学校和老师的奋斗目标。学生时代,当我在课堂上听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品味先贤智慧的时候,当我为解出“吉米多维奇”上一道数学题茶饭不思的时候,当我在实验室摆弄着各种各样来自不同地方的“瓶瓶罐罐”的时候,当我暑期实践下工厂眼高手低瞧不起任何简单重复性工作被“啪啪啪打脸”的时候,这些都构成了我的大学体验,终身受用。成为老师以后,我将这些理念告诉了我的学生:学习是昨天,体验是今天,成才是明天,成长是每一天。诸君共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