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9)

已有 2008 次阅读 2015-3-26 10:5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9)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接(8))

 

8.所谓强子的“夸克”模型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M. Gell-Mann)G.茨威格(G. Zweig)分别按量子场论独自提出了中子、质子这类强力作用的粒子是由具有分数电子电荷,自旋为1/2的,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

 

(1)   所谓“味”

最初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就需要引入:上(u)、下(d)和奇(s)3种不同自由度 (所谓“味”)的夸克。

所有的重子都是由3个夸克组成。例如质子由uud,中子由udd;反重子则由3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

1974年发现J/ψ粒子,而需引入第4种,粲(夸克。

1977年发现Υ粒子,而需引入第5种,底()(b)夸克。

1994年发现又需引入第6种,顶()(t)夸克。

这样,就引入了6种“味”。人们相信就只有这6种“味”的夸克。

 

夸克,按其特性,可分为3代(参见下表),高代的,顶、底、粲、奇夸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衰变成上夸克或下夸克。实验显示,例如,顶夸克出现后,约10^(-24)秒就衰变成其他粒子。

夸克的电荷数Q、同位旋第3分量I(3)、奇异数S、重子数B、超荷Y

有如下的[盖尔曼--西岛]关系式:Q = I(3) + (S + B) /2 , Y = S + B, 例如:

上夸克:I(3)= + 1/2 B = 1/3 S = 0Q = 2/3

下夸克:I(3)= - 1/2 B = 1/3 S = 0Q = - 1/3

奇夸克:I(3)= 0 B = 1/3 S = - 1Q = - 1/3

 

夸克特性一览表

 自旋  特色      名称        符号   电荷量 / e    质量 / MeV.c-2

1  + 1/2  Iz=+1/2   (Up)         u     + 2/3            1.5 to 4.0

1  − 1/2  Iz=−1/2   (Down)       d     − 1/3              4 to 8

2  − 1/2  S=−1    奇异 (Strange)    s      − 1/3            80 to 130

2  + 1/2  C=1     () (Charm)    c      + 2/3          1150 to 1350

3  − 1/2  B’=−1   () (Bottom)    b      − 1/3         4100 to 4400

3  + 1/2   T=1    () (Top)      t       + 2/3       171400 ± 2100

 

(2)   所谓“色”

还预言存在一种由3个奇异夸克组成的负ω粒子 (sss),而1964年由氢气泡室观测到。进而还发现Ω-和Δ++这样的重子也可以由3个相同夸克(自旋为1/2,自旋方向相同,且都处于基态的费米子)组成。

这显然是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

因而1964年,格林伯格对这3个全同的夸克又分别引入红、黄、蓝3种不同“颜色”的自由度,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的态,以使不再违反泡利原理。

这样,就使每味夸克又各有3种颜色,而由这些带色夸克组成的物质粒子,就还是无色的。

而夸克的种类就由原来的6种扩展到18种,再加上它们的反粒子,就共有36种夸克。

   这就发展为所谓“量子色动力学”。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877378.html

上一篇:日本各中学的中学生们在毕业时都为学校做些什么?
下一篇:国防部驳斥日本无理指责中国反卫星试验破坏太空安全
收藏 IP: 111.196.78.*| 热度|

1 韦玉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