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禅茶一味与大众阅藏

已有 4165 次阅读 2016-10-5 18:30 |个人分类:傳統國學|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佛教, 国学, 大众阅藏, 禅茶一味


禅宗修行,虽然不立文字却又不离文字。所谓“教外别传不过是禅宗祖师希望学人真参实悟,摆脱文字葛藤之缠缚,强调本分事不在经教文字而已,其实质仍然是“教内真传”。唐朝禅宗大兴,其前提是当时佛教行人深入经藏,闻思发达,在此基础之上,禅宗强调向上一着,过河拆桥,不执文字,忘指而见月。如果不了解这一前提,东施效颦,不读佛经,缺乏佛法的正闻熏习,禅的修行就缺乏可靠的基础,缺乏正确的方向。

禅茶一味,以品茶接引众生,体现了佛法无处不在的博大与包容,然而若欲深入茶禅,真正领会禅的真谛,对于大多数人的根基而言,没有相当数量的经典阅读,几乎绝无可能。

大众阅藏是依据蕅益大师的《阅藏知津》思路,在浩如烟海的三藏经典中,去其重复,择其善本,次第编排,提供方便,组织共修,从而在普通居士乃至社会大众中推广佛教三藏内容的传统文化普及工程。它与通常所说的读经区别在于,不是仅仅挑选少数几部重要经典深入阅读,而是首先系统、全面阅读,为后来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而宽广的基础,有利于行人对佛法全貌有所了解,避免得少为足,执一非余。

与传统的闭关阅藏相比,大众阅藏提供了许多降低难度,鼓舞信心的方便,大幅度降低了对阅藏者内在外在条件的要求,接引众生的数量更多,的确是网络时代顺应因缘的弘法好形式。

禅茶是将禅的修行普及化,与众生结缘的善巧方便,而大众阅藏则是正闻熏习普及化,普惠大众的慈悲之举。通常说来,教下闻思是禅门修行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来,二者都具有佛法弘扬的大众性,二者的结合天然具有修行次第的合理性。

在国人普遍束书不观,碎片化阅读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深度阅读,回归经典。而读经运动在中国社会也已推广了十几年将禅茶与大众阅藏结合起来,现在正是最合适的时机。

自古以来,读书品茗就是相伴而生的文人雅事。因此,大众阅藏与禅茶文化相结合,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具有高度的文化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阅藏发源于禅茶祖庭的柏林禅寺,这也暗示了大众阅藏与禅茶文化结合的内在机缘。

禅茶在目前看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极富亲和性,而大众阅藏一推广,已在教内获得广泛响应,方兴未艾,这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

大众阅藏可以帮助禅茶客提升文化品位,夯实禅文化的闻思基础,而禅茶文化则可以拓宽大众阅藏的社会影响面。二者彼此互补,相得益彰,圆融一味。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众生福薄慧劣,传统文化底蕴缺乏,要想真正深入禅茶文化的堂奥,大量经论的阅读今天看来是不可回避的。

通过经典的大量闻思,禅茶文化的内涵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禅茶的慈悲可以更加显豁地为人们所领会。禅茶文化与素食、动保文化可以更加完美地结合。禅茶文化可以焕发出时代的生机,与国际潮流相呼应,在当代主流社会中可以发挥更加广泛的影响,在文化内容上也会更显厚重精深。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在茶会雅集加入大众阅藏的环节。在焚香琴所营造的优雅环境中,三五知己、十数好友品茗静心,然后恭诵三藏经典若干,并可结合自身的生活修行讨论分享,待到唇干舌燥之际,正好再香品茶,放松身心,休息之后再诵读经典、讨论分享,如是者再三。这样的阅藏茶会,参与者身心俱蒙洗涤净化,肉身法身并获滋润长养,真可谓世间享受最高形式,出世修行的殊胜方便

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人民消费方式乃至整个文化的转型。禅茶文化与大众阅藏结合,继承中国文化优良传统,顺应文化转型,促进服务业升级,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的精致需要的渴求,意义深远,应予重视,值得大力提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1006864.html

上一篇:周五清华讲座:仁爱的机器:强人工主义与人类世的未来
下一篇:野生动物保护与中医药发展
收藏 IP: 123.118.23.*| 热度|

1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