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饶毅      

博文

“隔靴搔痒”不能评价科学研究

已有 8032 次阅读 2009-11-28 19:19 |个人分类: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的评价,在中国之所以成为很大的问题,是国内懂行的人不够多,公平的也不多,两项的交集就更少。而国内行政管理人员迫切希望知道科学研究的水平,但又不知如何得到比较可靠的信息。
 
美国有个专门分析论文引用情况的机构(“汤森路透”),比较受不懂科学而又要管理科学者的欢迎。
 
2009年11月11日汤森路透来北大做宣传,以他们“预计”诺贝尔奖的成功率,来宣传他们的成就。
 
其名目是“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有多远”研讨会。(http://www.pku.edu.cn/homepage/notice/bdtz.html?id=52367
 
公司的演讲者是“汤森路透首席诺贝尔奖预测专家David Pendlebury先生”。
 
我随后的讲话基本是针锋相对。
 
事实上,他们不能根据引用来评判诺贝尔奖,引用高的有不得奖的,而引用低的得奖。他们在引用分析后,继续做了多项其他工作来弥补引用分析的问题,而且很麻烦。其实,与其如此“隔靴搔痒”,不如直接读懂科学。
 
《科学时报》部分报道了我讲的内容。《科学时报》没有全部将我批评的全部内容登出。
 
这样的问题,不仅是针对国外的公司的夸大他们作用的宣传,希望大家不被外国人迷惑,也是希望国内不懂科学者,要有能力找到合适的人咨询,而不是以间接数字来评判。
 
 
作者:何姣 陈丹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6
  
饶毅:评估科学不能假装懂行  
 
[科学时报 何姣 陈丹报道]“如果我们不再狂热追求论文数量,盲目崇拜某些表面漂亮的期刊,而是注重研究的长期影响,那么我的猜测是30年内!也就是2039年前!”日前,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研讨会上这样“预言”。
   
“30年内,中国将出现多个达到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工作。”饶毅的大胆“猜测”引来听众席的一片骚动——饶毅的诺贝尔奖“预测”曾经相当准确,所以谁也不敢把他的这番预言当做儿戏。
  
2002年10月6日,就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前几天,饶毅写下了《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工作》,列出了21项他认为应当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7年过去了,除了2005年,每年都有被饶毅预测到的工作获奖。2008年10月5日,饶毅在科学网发表《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详细介绍了钱永健等人的工作,文章写得深入浅出,堪称科普杰作。3天后,诺贝尔奖委员会果然公布,2008年化学奖颁发给钱永健等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饶毅之所以拿诺贝尔奖来频频说事儿,是想向青年学子和科技管理者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要迷恋诸如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之类的外界标准,科研评价的尺子只存在于科学家的脑子里。在长期严格的学术训练基础上下苦功夫读论文才是判断一位科学家、一项研究成果乃至评审各类奖项的唯一正确途径。
 
在饶毅看来,能够准确地“预测”诺贝尔奖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神秘,甚至称不上“预测”,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评价。他鼓励青年学子:“如果我能够‘打败’诺贝尔奖委员会,那么你们也能,只要你们回家好好读文献!”
 
饶毅认为,诺贝尔奖的预测仅仅表明一名合格的科学家获得了最重要的学术能力——评价的能力。饶毅说:“布卢姆(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中,评价的能力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布卢姆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同时还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的创始人。《教育目标分类手册》最早发表于1956年,被认为是20世纪教育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将教育分为六个目标,从底层到顶层依次为“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个理论后来有所更新,但是评价的能力仍然是学习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评价只能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解之上,在对一项研究、一位科学家乃至诺贝尔奖进行评审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对科学的理解。”饶毅说。
 
“引文分析只能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一个庞大机构的泛泛评估、对一本期刊的泛泛评估和对一般科学家受欢迎程度的大体估计。”饶毅说,如果把引文分析用来评价一项具体的研究、一位具体的科学家乃至诺贝尔奖,将不但是无用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具体说来,如果管理者仅仅依靠引文分析来评估,那么外行就会产生幻觉,以为自己了解了科研成果的水平,并在这种错误的幻觉上作出判断;对引文分析的过度依赖会助长一些人偷懒的倾向,以外行评议代替同行评议;同时增加科研人员向某些表面看起来光鲜的期刊投稿的压力;助长计算引文次数而不是评估研究的长远影响的倾向。
 
“评估科学就好像给花样滑冰运动员打分,你不能假装懂行或者运用一些间接的标准来判断一位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水平,比如观众的人数或者观众每分钟鼓掌的次数。”饶毅生动地比喻说,“而这不幸正是引文分析试图在做的事情。”
 
“让科学回归科学……引文分析从来不能、不应当能、也永远不能替代科学家的主观分析。”饶毅说。
 
《科学时报》 (2009-11-27 A3 专题)
 
  
 
作者:饶毅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14 8:43:07
 
诺贝尔奖,值得获奖和预测获奖的差别
 
2002年,我曾经将自己认为生物医学方面值得获诺贝尔奖的21项工作写下来。从当年到2009年,已经10项获奖,有些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些是化学奖。我原文说明,有能力作这样评价不是特别难, “因为这是评价已经做出的研究。而预计未来研究领域和方向,则难”。
 
通常容易发生的误会是,认为我的文章是“预测”诺贝尔奖得主。
 
其实,我文章的标题之所以用“值得”这个词,是有意区别于“预测”。是否值得,是评价研究工作的水平,预测是能否实际得到奖,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实际得奖与水平有两个不同:一是委员会的判断能力,二是学术政治。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世界上所有评奖都是主观的。
 
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都是人,其水平不能过高估计,实际是有限的,有时把该得奖的人遗漏了,有时把奖给了不该得的人。在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该得奖的情况下,把奖发给水平不到的人,是委员会水平有问题的明显例证。近年,这种错误在化学奖给生物学家时特别明显,多次出错。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有时有问题。
 
诺贝尔奖有学术政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新鲜事。所以,近年有些得奖者,该得的和不该得的,都有些人和瑞典人搞关系。至少,他们经常让自己在瑞典人那里曝光。瑞典人也是人,而且是科学判断水平有限的人。所以,有些人,可以因为学术政治能力强,而在水平不到的情况下获奖。在生物医学界,有一些这样的人,非常积极。如果要我预测,我预测他们会得奖。但是,他们不在我列出的“值得”得奖的名单上。过去几年得奖的人中有这样的人,以后还会有。得奖说明他们公关能力,不说明他们的科学水平。
 
他们即使得了奖,我(和相当多的人)也不会提高对他们的尊重。
 
(作者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科学时报》 (2009-10-14 A2 每周聚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74650.html

上一篇:有学术之外特长的科学家
下一篇:感谢李红周批评指正
收藏 IP: .*| 热度|

8 金拓 唐小卿 贺天伟 唐常杰 叶剑 李红周 yinglu zhangshu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