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了冯兆东老师的博文《博士生训练:我的不愉快经历》,很有感慨,坚决支持冯老师,博士生绝对是不能放水的,因为他的危害是一连串的。如果自己的导师是一个过去被放水的博士,那这种间接伤害是谁之过呢?
真正喜欢学术研究的人不在乎博士多读个一年两年,只有那些为了混个文凭的混子才会着急忙慌的毕业。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导师一定是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的学者,能够很好的科研合作,绝对不能是过去被放水的博士。
我认为好导师有三种,跟着这样的导师我宁愿多读几年。第一种是导师自己学问做的好,跟着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好的学术熏陶,我愿意跟着这样的导师多读几年;第二种是自己学问做的尚可,能够给学生指明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方向,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科研,督促学生构建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技术工具,我也愿意跟着他多读两年;第三种导师能够识别学生研究兴趣的重要性,能够包容和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也愿意跟着这样的导师多读几年。
如果你的导师三者都做不到,只是告诉你怎么去投机发文章,怎么应付毕业,那他过去肯定是一个被放水的博士,跟着这样的导师,我读一天都觉得是浪费我的生命。所以博士生导师坚持不能防水,不能一时的仁慈而放松了学术的标准,这样才会避免继续和间接对别人的伤害,才能纯化学术的环境。
所以遇到一个好的导师,不容易。毕业何必急于一时呢!
而且要在社会上生存本科毕业足够了,硕士也有很多实践型硕士项目。所以读博士一定是热爱,而不应该是为了混个文凭,更不是为了成为博士的愿望。
因此,这就需要从博士录取就要严格把关,博士就是为那些愿意进入象牙塔的人而设的,博士不是通识教育,也不牵涉在社会上生存的问题。只有坚持标准把那些对研究和教学有兴趣的人录取进来,才算是好的博士选拔方式。博士选拔不是为了回应那些有成为博士愿望的投机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经济系的招生说明有这样的说法:http://www.dpe.pku.edu.cn/programs/?id=2
一些同学表示,他们想报考本系博士生的目的是想成为企业家、管理者或政府官员。但是就我们而言,培养博士生的主要目标是使他们成为能够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此外,有些同学流露出来的目标是成为北大的博士。如果你的目的确实如此,那么至少不应该报考我们的博士。我们录取博士生的主要标准是看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潜力,而不是看他们是否想成为北大博士的愿望。
立志报考博士的同学要避免两种想法:第一,不要认为本系的导师能够随心所欲地录取博士生。北京大学为了保证博士教育的质量,对博士生名额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本系每个导师基本上一年只有一个博士生名额,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表现出读博士的愿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只有坚持录取真正符合学术标准的学生才能保证对所有考生的公平。
第二,不必幻想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考试标准,以为只要你的分数高,你就有成为博士生的权利。这种制度如果有的话,也是古代的科举制度,而不是现代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判断一个考生是否具有学术潜力,本系的导师,通过个体和集体的综合判断,具有最终的学术决定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