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gjjhh   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论文、译文和教案等等。感谢您的浏览,若有收获请“点赞”;若见谬误请“拍砖”。

博文

088酗酒:美国大学校园中的杀手

已有 2657 次阅读 2016-2-8 05:59 |个人分类:已发译文|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大学生, 美国, 酗酒

             美国大学生的酗酒之风
                 高金华  编译
   比赛前的热身宴、考试后的庆祝会和周末的快乐时光曾经使美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由于酒精的广泛渗透,这些消遣性的活动正在产生令人不安的后果。聚会豪饮正在成为美国大学中的一种时尚,看谁喝得最多是校园生活中一种最时髦的表演。有人估计,美国1200万大学生每周要喝掉2271万升啤酒。随着酗酒之风不断蔓延,大学校园里发生了一连串与酒精有关的死亡事件。
   1997年8月25日是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西格马─阿尔法─易普希隆兄弟会(用希腊文的三个字母δ、α和ε命名)成员难以忘却的日子。晚上8点钟他们开始在校园里饮酒作乐,后来又跑到学校附近的一个酒吧接着喝。他们把大量的酒精灌进了肚子里。
   兄弟会成员中有俩人在高中时就是好朋友:21岁的唐纳德·亨特当兵退伍后成为该校一年级学生,20岁的本杰明·怀尼已是该校二年级学生。他们展开了一场饮酒大赛,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不久,很多人开始呕吐。(亨特后来起诉酒吧老板,指控他的酒有问题,否则不会事先摆放供人往里呕吐的垃圾桶。被告则断言大学生们喝多了。)大约晚上9点30分,烂醉如泥的兄弟会成员被抬会宿舍睡觉。半夜时分,有人拨打急救电话,迅速赶来的医护人员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场面:十多个年轻人四脚朝天躺在地板上、椅子上和床上,室内酒气熏天。医护人员立即行动,一边晃动不省人事的学生一边呼叫:“嗨!醒一醒!你能听见我说话吗?”
   有四名学生昏迷不醒,其中怀尼心率失常。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抢救怀尼,把氧气管直接插入他的肺部,接上心脏监护仪。用电击手段也未能使他的心脏恢复正常,人们急忙把怀尼送往巴吞鲁日市中心医院。化验结果表明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 0.588%,相当于在一个小时内饮用21杯白酒。(在美国各州,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 0.1%的人驾驶汽车均属于违法行为。)
   经过竭尽全力的抢救,医院宣布怀尼死于急性酒精中毒。亨特虽然死里逃生,但却深受酒精中毒后遗症的折磨。
   人们常常认为饮酒作乐是“小伙子们的事情”。然而,统计数字表明,越来越多的姑娘们正在卷入酗酒大军。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揭示,39%的女大学生有酗酒行为。
   1997年8月的一天,霍华德·索姆斯把18岁的女儿明迪送进弗吉尼亚州技术大学的集体宿舍。当他在第8层楼的一个房间放下东西时,宿舍窗户的位置令他不安,窗台和女儿的床板在同一水平线上。他忧心忡忡地警告女儿,不小心会从窗户摔到楼下去。明迪微笑着请他不必担心。
   后来,索姆斯欲哭无泪地对记者说:“我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虽然我把自己担心的事情告诉了女儿,可我从未想到这种事情真的会发生。”
   1997年10月31日是星期五,明迪本来不想玩得太过火,因为妈妈准备在星期天为她庆祝19岁生日。但那天晚上是万圣节(每年11月1日)前夕,校园里有很多她不想参加的活动。于是明迪决定在校外的几个学生宴会上逗留。凌晨3点钟,明迪才回到宿舍。她非常疲倦,没脱衣服就躺在靠近窗户的床铺上。她的室友和睡在地板上的两位外校姑娘都睡得很深沉,谁也没有注意到凌晨4点钟以后明迪的床铺早已空无一人。
   早晨6点45分,面朝下趴在草地上的明迪被报童发现。开始他还以为那是人们在万圣节开玩笑摆放的假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女学生。几分钟后,警察和急救人员蜂拥而至。因胸腔和腹腔严重摔伤明迪早已死亡,化验结果表明她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0.21%,相当于在一小时内喝了5瓶啤酒。
   警察推断,明迪在夜色中想去洗手间,但酒精使她迷迷糊糊地向窗外走去,从23米高空坠楼身亡。弗吉尼亚技术大学警察所长迈克尔·琼斯说:“这是一起离奇而悲惨的事故。”
   虽然酗酒并非经常引发死亡事件,但它在校园内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生宴会的频度在全美各大学中名列第二。记者鲁宾星期四晚上到达该校采访时,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度“周末”了,酩酊大醉的学生根本就不打算第二天去听课。二年级学生格雷格对记者说:“星期五我几乎都不去听课,没什么大不了的。”校方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9%的学生因酗酒而旷课。
   或许是因为酒精使人冲动而丧失理智,校园中有25%的暴力犯罪和近60%的野蛮行为与酗酒有直接关系。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79%学生和萍水相逢的异性发生关系,他们认为当时是由于喝酒过多才产生性冲动的。
   面对醉死梦生的大学生,美国一些大学正在力图遏制酗酒现象。不少大学在新生入校后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清酗酒的危害。有50多所大学为学生营造忌酒的生活环境。有的大学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鼓励警察随时进入学校惩罚酗酒闹事的学生。
   哈佛大学公众健康学院研究员亨利·韦克斯勒指出:“对于饮酒作乐的人,你难以通过道德说教或医学劝告来改变他们的习惯。”看来无论采取何种手段,要消除美国大学校园中的酗酒现象并非易事。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11期第75~81页。
   原载:《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第49~50页。(核心期刊,编辑:杂志未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2151-955069.html

上一篇:087珍视瞬间的美好
下一篇:089父母怎样与青春期少女做朋友
收藏 IP: 223.74.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