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晚感受123
我是每年都看春晚的,百度百科说春晚是一种新民俗就是我加进去的,是区区在下加进去的。可见我的春晚的价值认识。
中国文学经典把诗歌分为“风雅颂”,加上屈原带来的“骚”,风、雅、颂、骚,是中国文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春晚的民俗化,表现了它主要是“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美的一幅风景画呀,多自然的人性追求呀。
2012年春晚,导演哈文显然想把春晚搞得更“雅”一些,实际上是舞蹈化的杂技,体育化的芭蕾,都是风中有雅,她的“去广告”,“去赵本山”更表现了这种雅的追求。这种“雅”的追求,实际上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文化诉求。换言之,2012年的春晚,具有社会发展的一定的里程碑意义。谢谢你,哈文。
然而,2012在引入“雅”的成分是凌乱的。
首先是杨丽萍那个舞蹈,说实话,除了富丽的色彩,我没有感到这个舞蹈的美,人体的婀娜,舞蹈的动感,全都被五光十彩的封装掩盖了。两支雄孔雀(雌孔雀没有屏),让人想到同性恋。虽然同性恋现在得到社会的宽容,但是在一个民俗化的文化活动中表演就有点不风不雅了。舞蹈最后的一个动作,或多或少显得少儿不宜,你说我俗,看看动物学家王德华的博文对这个动作的“指正”及其跟贴吧。
《天鹅湖》显然是雅的一个代表,可惜嵌入了杂技般的体育表演,把《天鹅湖》的柔美全破坏了。我猜想现代巴黎有加入体操美的文化趋势,例如《马勒的第三交响曲》,但是那是在交响曲背景下的,《马勒的第三交响曲》又叫《夏日正午之梦》,适合狂欢。可是《天鹅湖》毕竟不一样。是的,加入体操成分是潮流,可是过于现代化的东西在具有“风”特色的春晚就显得达不到大众的理解,难怪迟菲对这个节目嗤之以鼻。
2012年的节目,无论是舞蹈还是语言类节目“颂”的成分少了,但是“骚”的成分,批评现实主义的成分几乎荡然一空。赵本山的节目受欢迎,就是他“骚”,除了他有表现人类性本能的隐含的俗的一面,更有他或多或少的现实批判精神。春晚每次留下的社会流行词,都是“骚”的成果:“领导,冒号!”、“这个可以有。”
这次春晚,加了一个颂的主题“家”,“我要回家”、一家子出席,很好。不过王珞丹家出席,一家子有两个孩子,是不是意味着中产阶级的一种诉求还是政策放宽的试探,就不得而知了。许多严谨的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已经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应该“一对夫妻一对孩”了。
风雅颂骚结合,以风为肉,以雅为骨,以颂扬气,以骚点睛。我认为这才是春晚的方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