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青年基金,祝你成功! 精选

已有 14248 次阅读 2011-2-22 09:23 |个人分类:为科学而科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基金, 申请, 青年

——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的去年和前年毕业的学生,今年计划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把他们的申请书发给我,我一看,觉得有问题了。其中有些共性东西,写出来供青年学子参考

 

一、关于题目

许多同学申请的课题基本上是原来博士论文的题目,显然他们觉得原来的东西轻车熟路,可以再接再厉。我提醒你们,题目不能用原来的。因为导师指导博士论文,题目会适当定得宽一些,这样保障你在更大的范围有创新的可能性,使得题目能够成功。导师当然比你更有研究经验,较宽的题目,他可以帮助你把握。可是自然科学基金,要求你解决一个相对尖端的问题,题目宽了,重点就不突出,在送给评委时,他们往往发现你的题目太大,尤其你是年轻人,还没有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还有,你当年选的博士论文题目,可能是科学热点。热点问题,在过去的3年左右,一定有许多聪明的脑袋瓜关注,学者们包括你起得了新的进展。你再用相同的题目,同行专家很容易感到你的题目还浮在面子上,不深入

怎么选题?其实过去3年,你完成了博士论文,经过你的努力,你一定会发现某些重点,心得也有所指向,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你博士论文中最创新的地方,最有认识的地方,结合学术界最近几年的发展,确定一个内容指向更明确,研究对象更集中的题目。

二、关于立论

我认为立论是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最主要的地方。立论的目的在于说服评审者。关于立论,有的青年学者,基本上把当年自己博士论文的引论部分贴过来,这是最要不得的。第一,博士论文要显示你的学术基础,所以立论部分往往内容众多,文字很长。现在作为一个青年基金的申请书,那么多内容,评审人不一定有时间看。看了也会觉得重点不突出,扯得太远。第二,你博士论文引论可能给你个思维定势,让你的立论陈述当时需要关注的各方面问题却没有关注这次申请的重点,对新的进展也缺少文献。这两个原因使得你的立论显得又臭又长。

新的立论,只能参考你当时的引论,突出新题目重点。立论部分说清楚,3年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3年来经过我和同行专家的努力,科学问题突出的是什么方面需要深入,而且这个方面更有学术价值或者应用意义。接着你对新研究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是把题目内容分解到更基本的科学问题上。这时你博士论文引论曾经用过的问题分解角度可以参考。让人看到你的确做了问题的深入认识。

三、关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选取,应该是你立论中问题分解的结论,与那里分解出的基础问题一一对应。内容不要设计太多,我的经验,一般安排四项内容合适,三个是立论分析是分解出的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项是最后的总结归纳。

我见过一些基金申请书,研究内容实际上就是一本书的结构,有详细目录,却不知道要解决什么关键技术问题。更有的申请书直接写成:“第一章,第一节,……”。你那是在写书,不是在做创新探索。一般来说,科技书的基础是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基础,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和稳定性。有一句对科技书的评价:“写出来就过时了”。科学基金,重在创新,所以强调全面性、稳定性的写书模式,不适合作为一项科学基金的研究内容。

 

就说这些吧。末了,有个小提醒,中文的黑体与粗体是两个字体。英文最复杂的字是B,从正体变粗体B,仍然很清楚。但是中文笔画多变成粗体,有些地方就不清楚。就说“研究重点”吧,黑体是这样的“研究重点”,粗体是这样的“研究重点”,至少显得不协调。你可以发现哪一个清楚。一些青年人为了突出内容,把重要的文字变成粗体,结果反而显得不清楚了。

还有贴图,一定不能用“浮在文字上面”格式,这样在转变为PDF时可能移动。记得有个年轻人用了这个格式,结果图在编辑时移动了,盖住研究方法。我因为在香山会议上听过他的初步成果,知道他的研究方法。本着负责精神,把他香山会议的PPT看了,给他评审通过了。结果还被一个领导同志批评:“看不见研究方法,你怎么说研究方法创新?”批评有一定的道理。

我说的这些,仅供参考。

祝你成功!

祝你成功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415322.html

上一篇:致北京大学校长
下一篇:关于“中国软科学奖”‎名称之质疑
收藏 IP: 210.73.4.*| 热度|

39 许培扬 吕喆 余世锋 张雪峰 许巍 王号 朱志敏 徐耀阳 李银生 马剑 贾利军 金小伟 尧中华 戴力扬 孙静宇 唐常杰 马磊 熊李虎 陈安 唐朝克 高建国 陈海萍 殷剑龙 陈建伟 徐长庆 陈凯华 朱海燕 王伟华 薛海斌 曹雁冰 刘晓 杨继平 王婷 陈筝 jiangleidi ahsys reubenli zhucele 宋敦江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