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扬州大明寺》,把大明寺景区粗略划分成大明寺、与鉴真大和尚有关的建筑和西面的平山堂部分。后来整理照片时觉得不妥。
不算西面的平山堂部分(包括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等),大明寺还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大明寺本身,包括中线上的牌楼、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还有天王殿东边的平远楼、文昌殿和财神殿,照片见《扬州大明寺》;另一部分与鉴真大和尚有关,有些唐代或东瀛风格的建筑,例如鉴真陈列室、鉴真戒坛院、鉴真纪念堂等,照片见《扬州大明寺之风月同天》;还有一部分就是两者之间的鼓楼、钟楼、栖灵塔、藏经楼、卧佛寺、善女龙王堂等,就是本文要贴的照片。
在大明寺的大雄宝殿和戒坛院之间,有条中轴线。最前(南)面为钟楼和鼓楼。随后就是大明寺的地标栖灵塔。栖灵塔始建于601年(仁寿元年),隋文帝六十寿诞,诏选天下清净处建立30座宝塔供奉佛舍利子,栖灵塔为其中之一。
唐诗大家对栖灵塔有吟咏。李白写有《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827年(宝历二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各作七绝一首。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我个人觉得刘禹锡时有言外之意,更胜一筹。尤其是耳顺之年回首,既有“步步相携不觉难”的体验,也是“无限游人举眼看”的游人,因此更有感慨。唐代名家诗作还有刘长卿《登扬州栖灵寺塔》和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843年(会昌三年) 栖灵塔化为焦土,或许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
宋代曾重建七层宝塔,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红杏尚书”宋祁之兄宋庠写有《登大明寺塔》。
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
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
弔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
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
还有首同题五古,很长就不抄了。栖灵寺塔后又坍塌。一直没有重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目前所见之栖灵塔。
栖灵塔南有钟楼和鼓楼。
栖灵塔北有弘佛亭和卧佛殿。弘佛亭东有建于1985年的藏经楼,最北处是善女龙王堂。
同游三人兴趣索然,在阴凉出坐着研讨科学问题。只有我开启暴走模式,狼奔豕突。拍摄了上述照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