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据说是其作者刘斯奋用16年写成。1984年出版第一部,1997年出版第三部。然后荣获1998年第4届茅盾文学奖。多次再版,2018年河南文艺出版社还出了点评本。
标题《白门柳》多少有些费解。“白门”可以指代南京,作者说“柳”象征生离死别。我没有文化,觉得过于牵强。“白门柳”是李白喜欢的意象,多次出现在他的诗句中。“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元人杨维桢更有诗《白门柳》
步出白门柳,闻歌金缕衣。
事生不事死,曩誓今已遗。
空负地下心,百年以为期。
向来媒佻鸠,宁为今日思?
那种及时行乐的轻佻,倒是有几分像小说中的某些读书人。广东有写柳如是的舞台剧也叫《白门柳》,分别有话剧和地方戏两种,不知前后顺序。剧情从风月场中开始,到南京破城时(虚构)柳如是投水自尽为止。英文名称是Mrs Willow(柳树夫人)(其实按Mrs的用法,应该叫Mrs Money(金钱夫人)才对)。
《白门柳》听起来似乎风花雪月,其实主要说风云,特别是风云中的读书人,以及他们的风月场中情人。该书开始于1642年(崇祯十五年),结束于1646年(顺治三年)。这期间正是明清鼎革之际,包括北京失陷满清入关并南下以及南明弘光从建政到颠覆的全过程。第一部《夕阳芳草》1642年3月到12月,主要是钱谦益为谋官职想运作复社公议放过阮大铖,但没有成功。在柳如是提议下,他开始迎合马士英等武将。第二部《秋露危城》1644年4月到1645年5月,主要写南明建政到颠覆特别是其中的党争。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违背自身原则,反对在血统上最有资格的福王继位而主张璐王继位,史可法折衷欲立桂王,结果马士英在武将支持下拥立了福王。随后,东林党全面受挫,但经过运作钱谦益出任礼部尚书。清军南下,福王马士英阮大铖等出逃,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第三部《鸡鸣风雨》1645年6月到1646年5月。主要写反清复明的艰辛与挫折,战争中各阶层百姓的不幸。钱谦益到京赴任期间柳如是红杏出墙旧恩客郑某,钱谦益表示谅解后两人和好如初。冒辟疆家道败落,和董小宛成了贫贱夫妻。面对满清大兵,复明力量内部仍是矛盾重重,监国鲁王在浙东战区全线溃败。“一片降幡出石头”,“金陵王气黯然收”。
故事基本上与历史差不多。人物众多,各有个性。开始时主要人物是钱谦益柳如是。作者似乎是按奸佞小人恶霸地主的套路写钱谦益,看不出文坛大老气象。柳如是坚毅果敢、精明干练、举重若轻、料事如神,简直是女中诸葛,但言谈举止完全是低级妓女,看不出是才女。随后黄宗羲冒辟疆也出场较多,董小宛也堪与柳如是分庭抗礼。黄宗羲是按正面人物写,充满正义感,但几乎没有做成任何事情,拉起支义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损失不大就败走了。“复社四公子”之冒辟疆开始也是道德感爆棚,视事甚易,自视甚高,陈圆圆都没有放在眼里,根本看不上董小宛;随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偌大的家业也几乎败光,终于发现自己其实百无一用。顺便一提,我过去只知道如皋出火腿,读小说才知道冒辟疆是如皋人。董小宛苦追冒辟疆,在钱谦益帮助下勉强得手;看小说才理解,董小宛是良家妇女静淑娴雅风格,在名妓中固然可以独树一帜;但要从良,缺乏竞争优势,人家大可以直接娶良家妇女。“复社四公子”之陈贞慧是复社的主要领导,虽然不是社长,有道德操守,也有务实能力,但后来不仅没能改变政局,而且在复社中也处于孤立不被理解的境地;因此最后完全隐居与世隔绝。另两位“复社四公子”方以智和侯方域出场比较少,作者似乎不想从他们身上发掘故事。《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怀和笔下的柳敬亭李十娘李媚等都是书中人物。
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东林余脉的复社人士,尤其是“复社四公子”冒辟疆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都是高调的理想主义者(或许除早中进士的方以智外),缺乏务实的本领。柳如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一无权,二无兵,光凭两片嘴皮子整天穷嚷嚷,到底成不了什么大事!”这批人最好的也不过是,“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多数尤其是头面人物,其实还做不到后半句。以当时道德而论,往往是上层不能坚守。这其实很好理解,底层人头脑简单,而且受到的诱惑也少。小说中所写,冒辟疆积极运作将其父调离前线危城,后来又剃发为顺民;陈贞慧国破之后隐居不出,没有出仕清朝但也不参与反清复明;方以智投降过大顺朝;侯方域也在史可法劝说下,离开危城扬州逃生。在承平年代,他们坚信自己品行高尚,凡是不认同他们的都是卑劣之人。到了国破之时,自尽殉国的有东林派也有反对者,投降求生同样两派都有,也说不上谁更高尚。事实上,过分强调道德,往往是末世的标志。如果不是大臣们大唱高调(高调背后当然有利益考虑,但对形式判断错误),崇祯或外和满清,或迁都南京,至少派太子去南京,明朝或许不至于那么快一败涂地。
历史上,方以智主张西学东渐中西合璧,是较为接近现代科学家的古代读书人。在书中他批判读书人,震人发聩。“历来所谓儒者,多有二病:一、穷理而不博学,二、闻道而不为着。无论拘守名教,以尊礼法,还是好作诡异言行,以超越礼法, 二者都无非为着求名,故意束缚矫扭其真性。至于科举之士,一年到头只知弄八股,此外懵懵然一无所知。彼一心所望者,无非‘利禄’二字,又安有心思博学深造?如今天下滔滔者,无非此辈!惟是学问二字,乃千秋之事,岂可无人任之?”我有些奇怪的是,历史上他以拒绝投降李自成而江南闻名,书上怎么把他写成先投降再出逃,还因此被南明追究。
作者是中山大学的教授,属于严肃的学者。因此,有些或许更有噱头的细节没有写入小说。才子与名妓交往,只写了钱谦益与柳如是、龚鼎孳与顾横波、冒辟疆与陈圆圆董小宛,甚至写了于史无征(说无难说有易,确切说是我不知道)的方以智与李十娘。略去了另外些《板桥杂记》中有述交往故事,包括因《桃花扇》而闻名的侯方域与李香君,陈贞慧与李贞丽(李香君的养母,其实只长李香君九岁),吴伟业与卞玉京。钱谦益不肯殉国推托“水太冷”有戏剧性,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此说不可信。小说写了柳如是欲投水自尽,但并没有与钱谦益相约,以她的冰雪聪明自然能预知他不肯。
我个人理解,所谓历史小说,是在历史和传记的框架内,作家发挥想象力虚构细节。《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历史小说。后来蔡东藩先生还写了多卷本的《历朝通俗演义》,我曾为女儿买过一套。当代历史小说读得很少。最早应该是姚雪垠老先生的《李自成》。后来读过凌力的《星星草》。《白门柳》比那两部应该好得多。历史小说可以有于史无征的内容。例如《白门柳》中讲到说书人柳敬亭后来成了反清复明的特工。这个在黄宗羲的《柳敬亭传》中没有写,张岱《陶庵梦忆》和余怀《板桥杂记》说柳敬亭时也没有写,但仍不妨虚构。但历史小说不应该与历史事实矛盾。当然,真是矛盾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故事有意思。《白门柳》在一些细节上还是与历史记载冲突。例如。余怀有意迎娶的李媚是名妓李十娘的侄女,这是余怀写入《板桥杂记》的,到小说中,李媚成了李十娘的妹妹。钱谦益在南明任礼部尚书,在小说中说是通过柳如是的手帕姐妹惠香活动马士英的下属,这个不太合情理;更何况,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惠香就是卞玉京,虽然证据不是很有说服力。
小说视角是传统的上帝视角,作者洞悉一切,包括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布局呼应方面很用心,出场人物的结局都有交待。最主要的人物正文中没有写,最后附录中也有说明。小说语言我感觉往好说也是不出彩,但可以接受,我并非很挑剔。最遗憾的是,小说缺少我所想象当年才子名妓应该有的书卷气,这不仅是语言,也是文学趣味的差异。虽然历史框架在南明清初,但全书都有着当代作品的粗糙情感和粗鄙表达。小说的价值观较为传统,以以君王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黄宗羲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好像到结束时也没有想通透。
总之,故事总体上尚可读,但不完全认同其价值观,语言不够典雅洗练。就喜欢程度而言,在我读过的“茅盾文学奖”的获奖长篇小说中,逊于《应物兄》《繁花》《白鹿原》《长恨歌》,但远好于《李自成》《平凡的世界》《黄河东流去》(后两种其实难以卒读因此没有读完),大致与《东藏记》和《沉重的翅膀》伯仲之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