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以外五彩遍装----姚雅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yaxin 哪里有危险,拯救的力量就在哪里生发。

博文

少就是多----我的博客观

已有 4278 次阅读 2009-3-18 22:07 |个人分类:时令感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博客, 老房子, 历史意识, 少就是多

乔迁科学网满月记
 
乔迁科学网满月了,但是自首度开博以来,所有关于博客的理念、感受与幸福体验,在这乔迁驰向满月之际,才每日生发并自然而然地聚集涌现。因为在这里,从过去持久的访客转为驻足栖身,找到了与自己心境气质时常熨贴的家。
无缘科学出身的我,自小从背诗习字中接受传统的人文教育,隔岸仰视科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始终对于纯正的科学家和高尚的科学心存敬意。科学网是我近年汲取科学点滴、学着理解科学的一间主要教室,汶川地震的深度报导、王中宇先生贯通今古文理与情思的佳作,科学专业人士对科学报道追求精准的用心点评,时常令我不忍离开这间教室。无缘科学而于此栖身,本着版式优雅、传图便当的初衷,进而感觉这里完全可以“避实就虚”,营建我的人文空间。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沉箧已久、原来博客中无甚反响的文章,在此贴出竟唤来友声鹊起,无限感慨——“这座新宅迁对了!”
亦庄亦谐的博客,营造了互联时代最直接有效的个人书写与表达空间。科学网的博客平台凝聚着越来越多时代深处郑重的关切,诙谐背后往往寓意着并非轻松的主题。我的博客定位在利用研究之余的边角素材与切身感受,尽可能地捕捉一点逝去的历史,保存记忆,抗拒遗忘,在科学世界洒播些许的人文关怀。民族、国家无论大小,历史意识的普及程度是决定其软硬实力的关键所在。在我看来,今日国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真挚的精神关怀,那无异于百余年前的过渡时代,而精神关怀可着力的基点,就在于从日常生活中培育历史意识,从发现并珍存身边亲切可感的历史做起。身边的古老建筑,从古代到近代现代,是我们每个人走进历史的起点和范本。
捕捉历史保存记忆,与老房子不可分离的,还有今天的老人与未来的老人,拥有自觉历史意识的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记得有句西方谚语说,“一位老人的逝去,无异于一座图书馆的倒掉。”捕捉珍存不同层面的历史记忆,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资源与种子,基本列入美国从联邦到社区的各级体制。逝者如斯,时不我待,如果我们的身边多几位学者多几位百姓能够身体力行,将留住历史的意识和举措融入生活,比发表几篇所谓的论文更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这里的老房子和老人,都暗含着一个共同的期待与使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那将是一种有利于科学发展、理性创新的人文氛围。
有时发现一些少人问津的博客篇章,往往藏着“集体无意识”的深层问题,仿佛远离喧嚣的静土,抑或尚未污染的高原之巅。博客的书写,并不追求访问量,但求有知音真共鸣。刻印十人脑海,一人着意践行,在我心中,完全胜过十万百万大軍的点击量。千百年来有多少停留于小众的思想见解,却是全人类难以共同企及的大事业。在此意义上,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理念,再次成为我的箴言。
窗子以外,五彩遍装,愿这里的博客之光,灼灼其华。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7854-221177.html

上一篇:状元从商与学术青年的真性情
下一篇:虎与驼羊----表情观感
收藏 IP: .*| 热度|

15 周可真 李侠 武夷山 李小文 孟津 刘玉平 艾云灿 青水洋 刘进平 蒋永华 陈绥阳 张星元 刘立 bauer CHAOGER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