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岛茂”到“汤川学”:日剧中学者形象的嬗变
按:这也许是个写论文的好题目,可惜非我专业,即便写了也没人看,还不如写篇博文......
引子
高仓健去世了。过了好多天,我才回过神来:
哦,"杜丘"真的跳下去了......
今天回过头看《追捕》,其实就是《基督山伯爵》式的叙事套路:被构陷的检察官杜丘好比爱德蒙·唐泰斯,而法利亚神甫则化身为美丽的真由美。
以中国式的理解,《追捕》是一个人被“体制”驱逐到“江湖”(体制的对立面)又在“江湖”中对抗“体制”的故事,或者说“侠客”与“复仇”的古老套路。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比如后来成为流行词汇的“横路敬二”——想到他那张呆滞的脸,便忍俊不禁,当然最重要的是“杜丘”冷峻坚毅的面庞,总让我联系起秦皇陵下一个个兵马俑......
古典主义或金色的浪漫主义......
与《追捕》几乎同时引进的还有一部连续剧《血疑》,据说当年也曾万人空巷。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幸子”(山口百惠饰)与“光夫”(三浦友和饰)的“相性”(也就是中国人说的“缘分”),兼具父亲、医生与学者于一身的“大岛茂”(宇津井健饰)亦领一时风潮。
“大岛茂”
在“大岛茂”之前,我们所能接触的国内文艺作品中的学者形象(也包括来自苏联与东欧的影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动脑筋爷爷”的“白胡子老头儿”形象,几乎就是早期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家的形象样板。这一类形象的特点是无所不知而又和蔼可亲,与“小问号”和“小天真”形成长辈与晚辈间的亲切互动——这也构成了我们传统科普的基本模式,而“白胡子老头儿”的形象很有可能来自早期宗教的“先知”(包括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在“向科学进军”(1956~1967)的宏大背景下,这个形象也隐喻了科学在社会生活中日趋神圣化的地位。
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背景,学者或知识分子的形象被自上而下的强大力量激烈地解构,他们被驱逐出文艺舞台的中心,只在边缘起到陪衬的“丑角”甚至反面角色。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电影《决裂》中“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那个不知江西水牛,只道非洲斑马的“教务主任孙子清”(葛存壮饰),老教授煞有介事曰:马尾巴的功能!
三、“科学的春天”背景下,陈景润(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邓稼先(以及众多“两弹元勋”)、蒋筑英(后来有同名电影)等学者形象被全方位、高强度的正面宣传。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白胡子老头儿”的形象,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基础形象上又适应新的时代形势增加了家国情怀、历史责任与个人情感生活的因素。这一时期的文艺形象范例来自由张扬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原名《归来》)改编的同名电影,核物理学家“丁洁琼”(谢芳饰)与生化学家“苏冠兰”(康泰饰)的纠葛“有节制地”折射了知识分子在历史中的命运。(另一部《苦恋》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与“杜丘”一同来到中国的“大岛茂”形象,隐喻了学者或知识分子形象向古典主义审美的回归。《血疑》中对“大岛茂”的职业设定是:东都大学医学部原子核医学系助教授(副教授),“东都大学”的原型是“东京大学”,“原子核医学”即放射医学。“大岛茂”的学者形象是具体且生活化的,而非单纯或抽象的——比如《夺宝奇兵》系列的主角印第安纳·琼斯博士(哈里森·福特饰)的历史和考古教授头衔就是一个标签而已,琼斯博士的形象更接近于美国类型片中的西部牛仔。《血疑》中“幸子”的身世与白血病线索都没有脱离“大岛茂”这个角色的学者背景,其中“大岛茂助教授”与其作为对立面塑造的“相良正教授”(“光夫”的父亲,也是“幸子”的生父)之间的戏剧张力也切实反映了日本当时的学界生态。
与作为检察官的“杜丘”不同,“大岛茂”作为学者或知识分子形象完全是一副复古的“汉官威仪”:温文尔雅、弘毅任远。说他“接地气”是因为突破了我们几十年来习惯的“红色的浪漫主义”,但终究是一种理想化的寄托,在那个“连乌云都镶着理想主义金边”的时代背景中,“大岛茂”的形象更像是一曲“金色的浪漫主义”的挽歌——这股风潮到今天已经被同样来自东洋(日韩)的“粉色的浪漫主义”所取代,后者被赋予各种暧昧的暗示更适于大众所消费。
灰色的现实主义......
2003年开播的日剧《白色巨塔》改编自女作家山崎丰子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同名长篇小说,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浪速大学医学部”(原型为大阪大学)。从大的方面说这部小说及其衍生的电视剧是对整个日本国民医疗体制或医患关系的反思,从小的方面说则是医学部学长(学部负责人)、第一外科即将退休的正教授以及存在晋升竞争的两位助教授等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故事的主角是两位才华横溢的副教授“财前五郎”(唐泽寿明饰)与“里见修二”(江口洋介饰)。这两位青年学者的形象完全是《红与黑》叙事结构的两种向度——人生在奋斗中面临的不同选择。
之所以说是“灰色的现实主义”,是因为同构于现实的杂糅:“才前五郎”正是“于连”一般的人物,在名利物欲中浮沉,又在幻灭之后觉悟,这种老套的悲剧性叙事带着宿命论的批判,再有作为对立面的理想化形象“里见修二”(完全是“大岛茂”模式)的衬托,既在现实之中,又疏离于现实——远不如《围城》那样刻薄。
对我们而言,山崎丰子塑造争名夺利的学者群像在她的小说里还只是一种“恶托邦式”的寓言,但当这部电视剧跨海渡来时,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现实。
“财前五郎”(左)与“里见修二”(右)
黑色的后现代主义......
改编自东野圭吾系列悬疑推理小说的系列剧《神探伽利略》近年风头日盛。在历史悠久的侦探小说类型中,以物理学家为主角的作品并不多见。小说的主角“汤川学”被作者设定为“帝都大学理工学部物理学科第十三研究室准教授”(“帝都大学”的原型仍是东京大学,“准教授”是近年日本取代“助教授”的新职衔,同副教授),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据说是为了纪念日本物理学一代宗师汤川秀树,如果你实在无法通过粒子物理学理解他老人家的地位,可以去查阅1955年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他是唯一受邀署名的亚洲学者(除罗素、爱因斯坦外,署名者还有马克斯·玻恩、珀西·布里奇曼、赫尔曼·约瑟夫·马勒、奥波德·英费尔德、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莱纳斯·鲍林、塞西尔·鲍威尔和约瑟夫·罗特布拉特,除英费尔德外均为NB奖得主)。
汤川秀树
(1907~1981)
悬疑推理类型的小说或系列剧《神探伽利略》并不涉及宏大的历史社会背景,它更像是《聊斋志异》式传奇故事的汇编。主角“汤川学准教授”的外号是“怪人伽利略”,他的生活除了物理学别无可言,这样“不接地气”的学者形象完全疏离于社会和历史,隐喻了中世纪孤僻且离群索居的“炼金术士”(或者说魏晋晚明时期的士人),他在社会登场(协助警方破案)完全是展示他的“神迹”(物理学),暗示着后现代趣味兴起以来对科学或科学家形象的“异化”:“汤川学”的形象与其说来自于原型汤川秀树(在科学史上的形象更接近于正统的“前现代”),不如说更接近于“中世纪最后一位炼金术士”——伊萨克·牛顿。
就这部系列剧(特别篇电影除外)而言,“汤川准教授”在每个案件中不失时机地为物理学做了一些科普,但影视剧制作者过于戏剧性地表现手法——比如总是莫名其妙地在各种地方写一大堆物理公式。根据慢放,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公式对于破案推理没有任何用处,所用到的基本原理并不需要表现出来的复杂计算(不过实验室确实是实拍的)——实际在“妖魔化”物理学。
然而严肃的物理学家还是应该感谢这部小说或影视剧,毕竟大众通过“汤川学”对物理学建立了“虚妄却美好”的印象。制作方的选角也是煞费苦心,不得不承认福山雅治饰演的“汤川准教授”是影视史上物理学家或学者中极少有的帅气形象(至少比Sheldon好看些吧?),他无疑满足了现在更年轻的观众对“粉色的浪漫主义”的消费需求。
课堂上的“汤川学准教授”
你能从板书上判断他正在讲什么吗?
PS:
最后推荐一本没有翻拍成影视剧的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筒井康隆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汉译版),可以了解大学内幕(小说反映大学教师拿到国家海外进修费而不出国,吞占进修费,在当时日本舆论激起很大反响,直接导致日本文部省修改进修政策......),顺带学习学习西方文艺批评理论(这部书是作为学术专著出版的),何乐不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