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jin 研究领域:分子病毒学与分子肿瘤学

博文

从细胞污染看学术道德 精选

已有 9536 次阅读 2010-11-13 23:1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过去一个多月几乎是我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最忙的一段时间。有人说你已有终身教职何必如此忙,我心想这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业,与是否有永久的工作又有何关系?既然喜欢做研究,当然就不会计较忙不忙。也正因为喜欢做研究,眼中就特别容不得沙子,特别鄙视那些罔顾学术道德专事炒作论文的所谓学者。尽管岁月的磨炼已使我增多了宽容,但我仍坚持自己做事的底线。即使对一些光怪陆离的人和事无可奈何,至少我仍羞于与之为伍。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也尽力抵制、揭露或打击此类学术不端的行为。这个信念和决心二十多年都没有改变。
 
中国目前对SCI论文十分重视,我仍然认为这个大方向没有错。但以我亲身的体会,无论是哪一个层级的杂志,其实都有撤烂污的现象。有一些大忽悠几十年都搞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尽管行内名声很差,但外人是不知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和事甚至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长期从事细胞培养的学者知道,细胞系出现污染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可以说是见惯不怪。过去我们常用Chang liver cells作为正常肝细胞对照,但其实该细胞早已不是什么肝细胞,而是来自宫颈癌的HeLa细胞。奇怪的是,尽管ATCC已就此发出通告,十多年来仍有不少人在继续鼓捣这个Chang liver cell line,继续当作肝癌的对照细胞。这些人如果不是孤陋寡闻,就是选择性失忆。前者是学术水平不济,而后者就是治学态度堪虞。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EB病毒感染的鼻咽癌细胞。在我的直接推动下,有关学者已经查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所谓鼻咽癌细胞,大多数甚至全部都很可能是HeLa细胞。公认的唯一例外,是由令人尊敬的香港中文大学已故黄潘慧仙教授所建立的稳定携带EB病毒的C666-1鼻咽上皮癌细胞系。有关鉴定结果已于2008年在国际杂志Int J Cancer上公开发表。
 
按理说,有关学者自此以后对于其他的携带或不携带EB病毒的所谓鼻咽癌细胞系均应持特别谨慎的态度,并摒弃所有已被证明为HeLa细胞的错误细胞系。然而不幸的是,时至今天仍有很多采用污染细胞完成的有关鼻咽癌细胞的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杂志上,作者中甚至有一些著名的学者。这是令我深以为憾的。我认为,这些作者在学术道德或学术水平或治学态度方面是有很大问题的。
 
从善意的角度看,有些作者可能忽略了对细胞系的鉴定,也可能不具备鉴定的条件和知识,又或者没有注意到有关问题的严重性或不相信他人已发表的结论。这些学者治学不够严谨,学识也不够丰富。即使不是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我对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是要大打折扣的。
 
不能排除的另一个可能性是,有些人明知所用的细胞系是错误的,但已取得较多的结果,所以就来个将错就错。也有些人则是故意浑水摸鱼,利用只有少数学者对此问题有全面深入了解的情况,挺而走险冲红灯。对于这两种明知故犯的学者,其学术道德有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较隐蔽的学术不端行为,应予谴责和批评。
 
无论属于哪一类情况,在他人已经公开就有关细胞系的污染问题作出明确结论并公开发表以后,仍然错误地沿用受污染的细胞进行鼻咽癌的研究,即使短期内仍可能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但长此以往一定得不偿失,只会给自己的学术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为人耻笑。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看到不论是什么档次的国际学术杂志,在审稿和收稿方面仍然可能出现让错漏百出的论文浮出水面的现象。重视SCI论文是对的,沦为杂志拜物教则大错特错。阅读学术论文时一定要有批判的态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627-383554.html

上一篇:聊一聊布尼亚病毒
下一篇: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阴谋论
收藏 IP: .*| 热度|

18 茹永新 胡想顺 梁建华 王辉 唐小卿 杨正瓴 牛丕业 余昕 李学宽 许培扬 李永丹 盛弘强 吴群英 徐耀 何红伟 王孝养 杨华磊 何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