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在方丈释大龙的带领下,评上了双一流寺庙。评上双一流寺庙之前,少林寺达摩堂、罗汉堂、般若堂都没有绩效KPI考核,每个分堂念多少时间的经、做了多少场法事,都是由寺里统一分配。评上双一流寺庙之后,寺里搞了绩效考核,寺庙按照人数把钱分到每个分堂的总盘子里,让各个分堂自己重新考核分配。
达摩堂总共30个和尚,评上正高级和尚的共5人,副高级和尚20人,中级和尚5人。达摩堂堂主为了让大家努力念经,制定了如下考核政策:一年做法事念经的基本时间100个小时,超过基本时间每小时10元,达不到的反而要扣钱;在《佛经研究》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可奖励1000元;有编制的和尚每月有基础绩效800元,编制外的和尚直接末位淘汰。
于是大家发现念经不如发文章,大家拼命发文章。可堂里的总盘子只有那么多钱,这个数目是固定的,寺里的经费也紧张,不会根据大家念经时间增加、发表文章数量增加而多拨经费到达摩堂的盘子里。分堂的盘子就那么多钱,想靠念经拿钱的要拼命念经,没有休息时间;而大家努力发表文章呢,随着大家文章都越来越多,分到的钱也没有增加多少,因为每篇文章的价格贬值了。
堂主却因为有了领导级别,不用参加任何绩效考核,还可以让下面的和尚念经、发表文章都要挂他名字,从而躺着分钱。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念经达不到基本工作时间的,又不发表文章的,最早被淘汰掉;而大家都一起拼命念经,努力发表文章的,也无法增加自己的收入——一起拼命努力,也一起完蛋——这就是内卷。
于是和尚们想着再努力也无法更幸福,那就只有躺平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