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听说几个博士同学分别都回到学校上班了,有一个在重庆材料研究院的,另一个是在重庆质检院,他们都去了重庆一所2本高校。我实在不明白,为啥中国培养的博士只有在学校里才呆得下去,研究所本来也是博士的天下,可很多博士一样干不下去;敢去企业的博士真是少之又少,前年就有个去了三一重工的博士,辞职去了一所2本高校。
虽然这个都是个人的选择自由,我只是觉得中国培养的博士从思维方式上来说,很单一,几乎清一色的“方脑袋”。不像国外的博士很多在企业干得很好的,甚至成为了职业经理人。很多人认为高校稳定轻松,那是很多年之前了吧?有个以前的同事说,他们学院有个老师是从中石化过来的,现在后悔啥的。我也在一所2本高校,从待遇上来说是肯定比不上企业的,但是压力却不小。人事处每年要考核:你申请到了多少项目、多少经费;写没写自然科学基金;发表了几篇高因子SCI,现在这些学校EI、专利已经不认了,唯一看中的就是SCI和因子。
学校这种考核方式适合那种人?那些能找到套路发论文的人自然是混得风生水起。以前我认识一个博士研究生,专门模仿老外最新的算法去发表SCI,并用同样的方法申请到了一项青基。虽然他搞过不少算法,却连最经典的神经网络都不是特别清楚,至少他不懂如何运用神经网络算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神经网络适合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如何操作等等问题。这种论文型博士肯定不是企业的菜,但用高校考核的指标来看,他绝对算得上是优秀人才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