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我研究的核心内容,请看:
这些天我做的第三件事,是和我们馆长一起,拟定了一份有关科研业绩和奖励的报告,准备呈递给学校相关部门。这件事情主要因为我的科研成果奖励问题引起。这些年我一直醉心于科研,先不说我所研究的内容,在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里,我也发表了一些SCI,SSCI,CSCD,CSSCI的文章,应该说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因为来自图书馆,图书馆是教学辅助单位,科研业绩点不算,科研成果也没有奖励。这些年,我除了通过作弊从科研处拿过一千多块钱的科研业界点奖励外(谎称我是学校某个教学单位的员工),我没有合法地从同济大学拿过一分钱的科研奖励。这样,一方面是我的论文无法归口统计,另一方面是学校很多单位,因为论文少而在国家的学科评估中处于劣势,无法招到好的生源,学科也无法充分发展。
当然,这个奖励政策不是针对我的,同济大学是工科院校,一直以来只奖励SCI的文章,我2011年出国答辩,实指望之前发表的三篇文章能够从学校拿到一些奖励,买一张机票去比利时答辩。但别人的奖都发了, 没有我的事,去科研处问了一下,才知道我所发表的文章是SSCI,学校不给奖励的。学校文科办说学校先前为了鼓励学校的文科研究,有一笔专项经费来奖励文科科研成果,而那笔经费发完后,就再也没有了。文科办说,正在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对文科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我就耐住性子等啊等啊,好容易相关政策出来了,却被人告知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在科研奖励的范畴中。实际上,文科办委托我们图书馆给他们查成果的收录引用的,图书馆都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员工所发表的文章列入奖励单子。
这件事情,可以从单位的使命来上解释,理工科院校,鼓励理工科研究理所应当。文科不过是辅助性单位。学校评选新世纪人才或者其他什么东西,都会按照对应单位来分配名额,我曾经到科研处问过,他们一问我的单位,连门都不让我进,说,就那么几个名额,怎么也不可能分到图书馆啊。我之前曾申请过学校的英才计划,是针对学校的青年开展的资助计划。没有获得的原因也是因为我的本职工作问题,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这些年获得的奖种类太杂了,有科研获奖的,也有博客大赛获奖的,还有品读获奖的。说不能拿我的科研成果和别人的本职工作来比,也不能拿我的博客或其他文学作品获奖来和别人科研来比。如果那我那些获奖的博文和那些文学家的作品比,我的奖项是不是要逊色很多?含金量是不是就没有了?问题是,我的科研也可以和别人的科研比的啊,为什么一定要拿我的科研和我的本职工作来比呢?我那时候的工作是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主要职责是开关电脑,如果开关电脑能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那扫大街的能同意吗?我没有办法在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我就用心做科研,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比别人更艰苦的条件下,做出出色的科研业绩,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不是更应该奖励吗?
面对在科研评价中的歧视性政策,大家该怎么办?我想公平是每个人内心地诉求,大家都期望被平等对待,也希望平等待人。这时候,你只能拿人之矛,攻人之盾了。
所以,我就自己给自己开了收录引用证明,去给他们看。记得在荷兰讨论科学计量学如何看待影响因子的时候,Diana曾说过,如果你的影响因子好看,拿出去能镇住别人,你就勇敢地拿出来。我影响因子高,我引用高,我又不是偷来的,为什么因为我的岗位就不认可?
附:据不完全统计,所发表的ISSI会议文献和国际期刊文章在Web of Knowledge内已经被来自美国、比利时、英国、西班牙、荷兰、希腊、匈牙利、德国、瑞士、瑞典、奥地利、意大利,斯洛文尼亚、中国、印度、孟加拉、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波兰等21个国家100多个科学家引用100多次。
当然影响因子是有其内在的缺陷的,请期待下一篇。
另外,本文没有任何抱怨的意思,只是来用本人的例子来说明科研评价中的公平性原则。本人基督徒,现在本人的状况已经大大好转,相关奖励已经和学校沟通过。而且,对本人来说,健康问题是第一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