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阶段,我们家“到处”是书,我和妻子的书基本是呆在书房,儿子的书尚未入书房,散见于书房外各处。
近几年,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书房其实远未履行书房职能,被“侵占”了。随着儿子长大一些,试图尽可能“恢复”。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的书占据的空间过多,妻子抗议。
我是一名图书馆员,当前主要的兴趣是图书馆学及其相关。妻子从事化工领域教学与科研。我的书确实偏多。今日稍事整理。整理的重点是精简,将不常用的书放到纸箱里“密集”存储。其实小孩出生前,已做过一次这样的工作,而且那批被“密集”存储的书,在某个角落已沉睡数年。近几年,其实每年仍有数十本的增长量,但我大都放在办公室(那里存储空间也“告急”,也够乱了)。整理的结果是,200册左右图书留置书架上并让书架上的书稍成体系。
回顾一下个人藏书情况。目前历年累积藏书1000册左右。其中有目录的只有300册左右。实行的是“模糊”管理,未分类排架,也根本无法分类排架(既缺时间,也缺空间)。数字资源也有一些,主要为“电子书”有数百种。有体验过一些数字资源商提供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功能,基本只是止于体验。个人藏书很少“剔旧”,一旦选择了,就难以割舍。个人藏书阅读与利用情况,自认为还远远不够,大都仅仅是翻阅翻阅而已,精读的不多。
吴晞先生在“首届全国阅读推广高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中说“当今的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人称市民的‘大书房’,城市的‘第三空间’。要进行深入系统的阅读,完整全面地掌握知识,图书馆是最好的场所。只有图书馆,才具有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才能为读书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文献服务;也只有在图书馆,才能领略到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全部的人类文化遗产,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看这个世界。目前还没有任何社会机构可以取代图书馆。书店,它只能提供当年及近年的新书,甚至只是有销路的新书,不会系统地按照学科、专题来收集和积累文献。个人收藏,自己买书,恐怕也不行,尽管历朝历代的私家藏书曾经为文化传承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毕竟时代不同了,面对今天的出版量和社会信息量,凭借个人的力量已经不可能建立起完备系统的文献收藏,只能依靠社会化的分工,也就是依靠图书馆及其它社会文献机构。与互联网上的杂乱无章不同,图书馆收藏和提供各种的数据库,如同图书馆的藏书一样,是经过精挑细选和专业化整理揭示的,因此是最重要、最实用、最具价值的信息资源,而且大都是免费提供使用的。如果熟悉并掌握了图书馆收藏的各种数据库,就不需要舟车劳顿到图书馆翻检,足不出户,就可坐拥书城,进而坐拥世界,享用整个图书馆乃至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即使你所在图书馆数据库不够齐备,使用者另有需求,现在图书馆大都可以通过图书馆协作关系和资源共享平台,联系利用其它图书馆的数据资源,这些服务都是无偿提供的。”(吴晞.阅读是天职,推广是使命——在“首届全国阅读推广高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今日阅读,2013年10月(18):67-70)
我大段摘录吴晞先生的话,是因为有共鸣。我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同时也关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我也期望图书馆替我“分忧”;另一方面我期望图书馆“走起”,更好地担当。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中,全国2230个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图书馆标准,其中江苏省109个(占4.9%)。我参加的一个课题组,以江苏省109家上等级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分别于2013年11月2日及2014年1月2日进行了两次网页调查。一级图书馆99个中,有主页的为76个(占77%。其中1个区图书馆主页无法打开。),没有主页的为23个(占23%);二级图书馆7个中,有主页的为3个(其中1个县图书馆主页无法打开),没有主页的为4个,;三级图书馆3个中,3家均没有主页。109个上等级图书馆中,有30个没有主页,占27.5%。有主页的情况是不是就万事大吉呢?某地级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有4个链接“电子图书、共享工程、全文期刊、视频讲座”,但全部不能打开,链接的IP地址倒是是公网的地址。面对这样一个局面,笔者感觉颇为尴尬。“当今的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人称市民的‘大书房’,城市的‘第三空间’。”,我期待这样的梦想照进现实,显然,尚需努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