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缩微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

已有 5173 次阅读 2013-8-12 10:15 |个人分类:学海泛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字图书馆, 信息技术, 缩微技术

    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加速了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读到一段关于缩微技术文字,引起了笔者对缩微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的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早在1839年就出现缩微技术,后来大量用于图书馆。美国纽约时报社1973年就不保存报刊原本了,他们已将1851年以来的报刊全部制成了缩微品保存。美国的图书馆已不保存五年前的原本期刊,而将期刊制成缩微胶片或胶卷保存。”(见:黄宗忠编著.图书馆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231)黄先生的书是1988年出版,2001年为第8次印刷。我急切的想知道缩微技术的发展现状。当前,他在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我不了解,我未实际接触过,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甚广泛。因为当前国内许多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越建越大,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馆藏急剧增长,为存储空间问题伤透脑筋。我不清楚美国的图书馆当前是否仍在应用缩微技术缓解馆藏存储压力。假如期刊可以那样处理,其它的图书等亦可以这样处理。好些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亦可以这样处理,尤其是关于知名专家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这样处理太有效了。其可行性如何呢?我将信将疑。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到了以下信息。
   缩微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综合性强且技术成熟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起源于1838年英国摄影师丹赛用摄影的方法通过显微镜第一次把一张20英寸的文件拍成1/8寸的缩微影像,至今已发展了一百多年,它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
   使用照相技术,将图书报刊等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些载体在感光材料上拍摄成缩微影像的复制品,又称缩微品。记录在缩微胶卷上的缩微影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在自动化处理、保存、检索、再现和复制还原。图书报刊的缩微型,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等,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可以大量节省书库面积,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便于复制,便于转移,储存方便,销毁也容易,但由于必须借助于阅读机才能阅读,所以使用不普及。
   缩微技术进入我国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是从1948年北京图书馆引进缩微设备开始,全国各地省级图书馆拥有缩微设备,1985年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并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公共图书馆装备了缩微设备,建立了图书馆的缩微技术队伍。
   使用缩微胶片优点:便于按目整理、归类;便于查找、检索;能够方便迅速地得到所需要的资料;有些复制品反而比原件还要清楚;节省人力和时间;遇灾害时,容易转移;缩微品的记录可以长期保存。缩微技术作为存储技术存在的不足:尽管缩微技术作为档案存储技术的有点比较突出,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它自身存在的不足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缩微品检索速度慢,属线性检索,在信息的编辑、处理、随机存储等方面不方便,资源共享性差;“用一件提一盒”的现象很普遍,影响了档案利用的安全保密性。保存条件要求高,不便于信息传递等。传统缩微技术及缩微品的这些弱点,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应用。
   笔者以为,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缩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扬长避短,有所作为。比如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异地容灾方面,当前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图书馆重要的文献信息,利用缩微技术做两套以上是一种解决方案,这样保存下来的信息有其可取之处,具备档案史料价值,相比常规的数字化扫描技术,其“失真”成分也许会少一些。如果能有效缓解存储压力,比如采用缩微技术处理图书馆大量的低利用率文献,那其发展前景更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1 缩微技术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4151.htm
2 缩微技术应用:情报、图书馆、档案、银行、印刷
http://wenku.baidu.com/view/8a12f3d128ea81c758f5789f.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16176.html

上一篇:生活中的闹心事
下一篇:图书馆学概论类教材印象
收藏 IP: 180.127.89.*| 热度|

3 赵美娣 李伟钢 xuyigangh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