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好些年没能写出像样的东西来了,对投稿也相当陌生了,心情颇为忐忑,犹历雨季,淅淅沥沥,烟雨濛濛。
当前的“论文观”已然发生了变化。理想中的论文,希望采用了规范的研究方法,掌握了适量的数据或素材,提出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观点,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了一点实际问题。种种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前我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论文的“量”,希望在“质”方面有所进步。以往的论文产出是自然状态下的,今后希望依然是这样。然而这个“希望”从眼下看似乎相当渺茫。当前的环境,存在种种制约。2008年以来,工作方面,忽东忽西,一会看阅览室,一会特色数据库建设,一会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一会学科馆员,一会科技查新,一会文献检索教学,一会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只会是样样疏松,围绕实际工作做点像样的文章出来,相当不易。业余生活方面,当前很难拥有成块的时间,只有利用“时间碎片”见缝插针做点阅读与学术积累。
有不少人认为我写论文很容易。甚至还有人认为我发《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轻而易举,还寄希望于我“代笔”呢。实在是太高看我了!迄今为止,《中国图书馆学报》只在若干年前发过一篇增刊,《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过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算是个人“呕心沥血”之作不为过,窃以为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刊对后学的大力提携。还有人“认真”的建议我代写论文赚点外快,也实在是太不了解我了。个人及家庭对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甚低。奔四的人如我——骑破烂不堪的电瓶车大大方方的上下班;买菜通常都是奔农贸市场“采购”,且一买管一星期;我及爱人用的都是价值数百元的经济适用手机。一定程度上,受诸位师友的影响,我打心底敬畏学术,并希望能够拥有“学术人生”且学术生命常青。
我欠了不少论文“债”。作为职称仍为“馆员”的我,原本我发表再多再牛的论文,一定意义上纯属多余。曾蒙一些师友邀请,我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有的科研项目,个人认为实在是贡献太少,于心不安;此外还有数家自己颇为喜爱的刊物编辑热情约稿,不管他们是否只是客气客气,于我个人即便我坦诚相告恐难从命,其实会牢记在心暗自努力的。近年还是写过几篇会议论文的,未正式刊发的还曾投过稿,但因高不成低不就未发表出来。我写这些会议论文,有的是为了完成有关方面的任务,有的则是希望领导赐予参会交流的机遇。其实我写的任何一篇论文,都希望能发表出来(不是自己要贴钱的那种),但水平着实有限,远未达到该境界。
也许我算一个“笔头”较为勤快的人。打理博客不辞辛苦;报刊发表“豆腐块”孜孜不倦;书一本接一本出(其实也就两本)……所有这些努力,若隐若现均包含一种论文情结。
窃以为,能有机会“醉心科研”,是运气,更是福气。我天资平平,身无长物,尚且有缘心系论文,“天道酬勤”是我倚重的独门利器。进一步的努力,亟待提升以下诸种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挖掘新材料的能力、运用新方法的能力、提出新观点的能力、构建新理论的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11927.html
上一篇:
如何帮助令人揪心的无药可救的9岁女童?下一篇:
俄罗斯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等专业教育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