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认识一位1951年生教授,曾在《人民日报》等全国30个省、市、区的百余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转摘5篇,《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32篇,出版专著三部。在笔者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格外勤奋的、勤于思考且善于思考的学者。除夕发了一条拜年短信,收到的回复是:“虽然很少交流,心却彼此相通。我已退出历史,愿您万里鹏程。春节愉快。”引发关于退休与退出历史的思考。
笔者对那位教授的交流确实不算多。隐约知道的信息是,2009年学校搞教授分级,种种原因,教授曾试图争取更高级别,但最终仅被定为四级(为保底级)。经历此事之后,似乎心灵受到一定伤害,同时似乎“看明白了”很多问题。人生观调整为“注重体育锻炼,颐养天年”,他属于言行一致的一类人,听闻确实是经常爬山与旅游。笔者还曾在小区门口偶遇过教授一次,穿着十分休闲,健步漫行锻炼。交流了几句,教授十分享受当前的生活状态,思维十分活跃,谈锋甚健。
教授给我的综合印象是,心系学术,但被迫远离学术,可以察觉伴有一种感伤与无奈。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诗句形容便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笔者近年对学术史有所关注。钱亚新先生1903年生,1925年步入图书馆学领域,1990年1月逝世,在图书馆学、目录学、索引法等诸多学科领域从事学术研究、教育、管理和具体工作实践凡66个年头。类似钱亚新先生这样的学人,还有不少。世易时移,时下若干方面条件大为改善,然而对于大多数学者的学术人生却要终结在退休之日,悲夫!众所周知,对于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退休之后,只要健康状况允许,仍可以大有作为。如今科学昌明,医学发达,人的寿命普遍延长,有学者总结了“要成为学术大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前辈走光了,水落石出,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术大师。二是同辈也差不多走光了,水到渠成,你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术大师。”,又云“珍惜生命吧!好好地活着,别人走光,自己不走光,就是在努力地造就一代学术大师!”。如此表述,幽默且富有哲理,意味深长。其中,我想还有一个前提和基础那就是:学问人生——与时俱进,退而不休。
关于退休生活,曾听到退休老人们自我调侃为“等死队”,还一致心领神会,哈哈一笑。笔者认为是一种相当冷的幽默。近些年,陆续有同事退休了,送别宴上曾有退休同事口误为“毕业”了,同样别有情趣,令人莞尔。退休之后,大多数人貌似脱离“组织”了,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人到中年说退休,“退休”似乎就在眼前,所谓未雨绸缪。如若“退休”就意味“退出历史”,于我难免凄凄惶惶,心有不甘。我向往的退休生活是——耳聪目明,吃嘛嘛香,且仍能勤于笔耕,如有“奖掖后进”的机会那就更完美了。
相关博文:
1 姚小鸥.也谈退休与退出历史.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888&do=blog&id=531680
2 林中祥.大学应该有严格的退休制度.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177&do=blog&id=531756
3 李毅伟.利用博弈论手段促进快乐退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5774&do=blog&id=531810
4 骆小红.若退休就开始补课——学习善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599&do=blog&id=531427
5 麻庭光.青山几度夕阳红 -- 也说大学退休制度.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531867
6 刘钢.人们为什么怕退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5489&do=blog&id=53195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