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博闻强识,山高水长——武夷山《开博15年记》读后 精选

已有 7305 次阅读 2022-4-26 10:2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22年4月25日,读到武夷山《开博15年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5493.html ),我是较早读到的,读过之后,点击了“推荐到博客首页”,临近中午时再读了一遍,并写了条评论:“由衷感谢武先生的奉献!作为一名老读者,受益匪浅。祝愿康宁常伴,文丰笔健!”武先生随后回复:“感谢王老师美言,图情一家亲。”我随即打算另行撰写一篇文字,汇报我的读后感。

    我是图书情报领域写博客较早的一批人,2015年1月28日开始在博客网写博客,2009年2月9日注册了科学网博客。武先生从2007年4月25日在科学网开博至今,实际上我则算是从武先生科学网开博至今的读者之一。我说“受益匪浅”也是发自肺腑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科学网博客博主属于图书情报领域的有不少。科学网“博客总排行”前100名中,图书情报领域有许培扬、武夷山、万跃华、赵美娣、刘玉仙和我。科学网“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前100名中,图书情报领域有傅平、刘欣、姚伟、王树义、武夷山和我。我自身坚持在科学网写博客已有13年多,武先生在诸多方面促进了我的学习与思考,我作为一名草根,能够坚持在科学网写博客,或多或少算是对武先生的学习与模仿。

    我的网名为“图谋”,且诠释为“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这是有原因的,“图情一家亲”是一个实际。我2000年初考研时,最初是打算报考情报学研究生的,后来选择了图书馆学,但从自身角度依然保持对情报学的“向往”。我还曾打算报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研究生,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情报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其时,武先生为该刊主编);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注册)是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成立的(当前依然是“股东单位”之首)。我尊敬的多位老师,包括张厚生先生、刘磊先生等,他们实际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并重的。

    武夷山先生为1958年生人,1982年考上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生,科技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硕士论文是研究“实验室研究成果向生产的转移”,导师为孙学琛。“我们一进所,就把我们当正式员工一样分配了办公桌,成为当时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国外情报研究部(简称‘国外部’)的准成员,与正式研究人员在同一办公室工作。除上课外,我们都参与国外部的编译工作,后来证明,这样做益处很多,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而且使我们较早地接触了第一线的科研实践,并学着开始思考全局性的科技政策问题。”(武夷山.我所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三十年漫忆.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40823 )武先生曾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二级研究员。还曾担任《情报学报》主编、《中国软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研究、科技政策研究、科普研究和美国科技问题研究,已发表著作、译著、编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及大小文章逾千篇。截至2022年4月26日,武先生在科学网发布的博文为8537篇之多,这是何等的勤奋!

    武夷山先生2013年曾赠我《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http://product.dangdang.com/20774065.html),该书译者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武先生审定。我非常喜爱这本书。2013年10月22日曾写过一篇篇幅较长的读后感《图书馆,歧路花园的模样》。部分是因为该书作者亨特·克劳瑟-海客曾任美国医学图书馆展览馆馆长(笔者以为有图书馆员背景),而且该书第一章“歧路花园”是以司马贺与博尔赫斯的一次谈话起的头,《歧路花园》(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是博尔赫斯的名作,司马贺受之影响深远,二位均“把生活比喻成曲径或迷宫”。该书第一章“歧路花园”最后一段有“博尔赫斯说,他把生活看作是‘无止歇的惊奇、迷宫中连续出现的岔路’。司马贺在思考一个简单的人在世界上无穷多的岔路口探索的时候,理解了这种惊奇、这种诧异。当一人(即便是像司马贺那样‘简单’的人)探索自己人生的无穷歧路的时候,博尔赫斯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武夷山先生的博客呈现的内容是格外丰富的、多元的。比如一定比例的博文具有史料价值,武先生博文中的内容在各种工具书中是很难找寻到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的史料,武先生提供的内容更为生动、立体,因为他是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武先生曾分享许多审稿意见,真是难得一见。一是对自身能够有所启发,二是可以学以致用。我是从2016年开始亦承担学术期刊审稿人角色,拜读过武先生相关博文后,有助于自身重塑学术自信,更好地撰写审稿意见。

    笔者“图谋”之旅,有许多困惑。比如近期拜读武夷山《关于识别“王子作者”的一点想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2296.html)之后,产生了一个困惑。关于“王子文献”“王子作者”的识别,这个工作比较难做,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情况复杂,作者可能是独立作者,也可能有或多或少的合作者,“被引第一责任人”很难界定(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很多场合不知道该是谁?而且有的标识清楚,有的标识不清楚。)。此外,引文支持作用多种多样,比如理论支持、事实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支持等的作用实际是存在区别的。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如何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或结论?既要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还要同行认可,不甚容易。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环境之前,运用引文分析法的研究成果较多,近年似乎并不多见。实践工作中,做学科评估、人才评价等,通常要用到引文分析法,但较为“心虚”,经不起进一步推敲。我向武夷山先生汇报了,答复为:“您说得很对。我多次对学生和同事建议说,采用引文认同做研究时,一定要只看独立作者的文章,否则不知道参考文献里面的文章是谁放进去的:导师还是学生?也就不知道这位导师‘认同’的作者到底是谁。可是,大趋势是,独著论文越来越少,合著越来越多,就使引用认同的应用价值受限。对于整个引文分析,也适合同样的道理:尽量分析独著作者,才能做出较可靠的判断。但迄今没人这么做。例如,从来没人将合著文章的自引扣除掉再做分析的。”我对武先生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认知。

    2015年,武夷山先生主编《大家博友:纪念李小文院士博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2)。这本书意义非凡!书的大部分内容,我曾在科学网浏览过,我关注了一些“额外”的东西。比如图书的编排、内容的组织、出版的时间,主编是《情报学报》主编武夷山先生,责任编辑是科学普及出版吕秀齐女士,科学普及出版社与科学网联合推出,书内配有很多张李小文先生的照片(彩色)、漫画、版画等,李小文先生(1947.3.2-2015.1.10),不到2个月时间,图书内容从“无”到“有”,正式出版发行!关于科研的“意义”,个人有所观察,有所思考。多少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论文等),其意义几何?有何理论意义,有何现实意义,有何社会效益,有何经济效益……实事求是来讲,有很大比例的科研成果属于家庭作业型、自娱自乐型、命题作文型……其“意义”甚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李小文先生是院士,是大家,其科研意义非凡,其科研之外的“博文”、为人处世影响深远——他是大家的博友,博友中的“大家”;他是“大家”博友,博友出“大家”。从《大家博友:纪念李小文院士博文集》一书,我认为李小文先生是科学网的“大家博友”之一,还有或会有之二,之三……在该书的编者、作者之中,在更广大的科学网博友之中,在读者或潜在的读者之中……

    最后用8个字概述武夷山《开博15年记》读后感:博闻强识,山高水长。山是武夷山的山,水是涓涓不息的武夷山博文,博文中呈现了武夷山的博闻强识。谨以本文向武夷山先生致敬与致谢!    


延伸阅读:

武夷山.开博15年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5493.html

从2007年4月25日在科学网开博至今,整整15年了。截至2022年4月22日,本博客有34157139人来访过,与2021年4月22日相比,新增访问量4462872人次,即最近一年来,日均访问量为12227人次。15年来,日均访问量约6200人次。15年来发文(含转载)总数为8530篇,日均接近1.6篇。15年来的篇均点击量约为4004人次。现有3009位好友。一年来新增47位好友,平均每天新增0.13位好友。相形之下,开博15年来,平均每天约新增0.5位好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35682.html

上一篇:中国工程知识中心资源与服务推介
下一篇:彭松林:图书馆不要被元宇宙中的虚幻所迷惑,切不可“脱实向虚”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18 姚伟 王德华 罗汉江 刘钢 陆仲绩 孙颉 徐耀 张俊鹏 汪育才 史晓雷 张吉 李学宽 胡泽春 黄永义 高江勇 晏丽红 许培扬 吴国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