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近期在整理张厚生先生留下的书信,可谓“夜以继日”,啃下的却是“冰山一角”。这批资料是珍贵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学史史料,涉及图书馆与图书馆学史的方方面面。张先生有个好习惯,不仅保存有他人写给自己的书信,而且很大比例的回信在日记或工作笔记中留有“线索”,甚至较为完整的“底稿”。这个好习惯与其目录学专业背景及其学以致用密切相关。老一辈目录学家有着相类似的好习惯,比如钱亚新、骆伟等等。
在整理书信过程中,有些疑问需要到日记或工作笔记中“探索与发现”,发现了一个“小秘密”。1982年5月3日,张厚生先生写给况能富先生的信中有这么一句:“我甘愿做一颗图书馆事业中的螺丝钉,绝不为母校抹黑,要为图书馆工作做一粒铺路石子。”
张厚生1982年1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目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到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报到。1982年5月3日张厚生写给况能富的信(图谋注:本文为日记中的底稿,括号内的内容为图谋补充的注释。):
“能富同窗,4月30日写来的信收到,再次拜读,又好像重聚首一起,还是老兄那开朗的语言和性格,使我感到分外高兴。张白影(图谋注:图书馆学系1962级)四月初(或三月底)走你那里了吧?他四月中旬来一信,他还没把我忘记。系里的杂志(图谋注:估计是指《图书情报知识》),我期望你去搞,或许黄老师(图谋注:指黄宗忠,况能富为1979级研究生,专业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导师为黄宗忠、沈继武、郭星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但我热望你留在系里,钉子或是说是发动机,我相信你,也正如你说的一样。我们对党对祖国是有感情的,不是为私利。“我相信你在那里干得很好的”,这词刚好也用于你了。感谢哥们关心,我来这里,混碗饭吃的本领还是有的,无论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做些细小的工作,还是能凑个数的。系里许多老师关心、教导我都没有忘记。我甘愿做一颗图书馆事业中的螺丝钉,绝不为母校抹黑,要为图书馆工作做一粒铺路石子。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对我来说是不适留的(图谋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希望张厚生留校任教。)。还好,南京的生活条件已使我觉得满足,这儿的环境和供应比武汉好些,什么时候光临,总有“三碗不过岗”相待,何日共饮钟山下? 你说要查的书,我得空便去找,查阅后的结果,得下次相告。请向杨廷郊、李景正、曹之、马大川、马费成、匡兴华、汪建平、孙凌、黄慎玮、王冰、杨筱玉、杨元生、邹华享、赵纪元问好(图谋注:1979级研究生有:杨廷郊、况能富、杨筱玉、李景正、王冰、曹之;1980级研究生有:马费成、匡兴华、马大川、汪建平、孙凌、黄慎玮。张厚生与况能富、杨元生是1963级图书馆学本科同学;曹之、邹华亭是1964级;杨筱玉是1965级。1981届武汉大学共有178名研究生毕业。),向黄老师(黄宗忠)、沈老师(沈继武)、郭老师(郭星寿)问好,还有张兵、贺隆贞各位,辜学武(注:图书馆学77级)同志也住你们那儿吧?老乔(图谋注:指乔好勤,1982年留校任教,也是武汉大学1978级研究生,武汉大学图书馆系1962级,因为特殊原因1962-1965级共173名同学交集算是比较多的。)上回代寄来的《武大学报》,我已收到。请你转告一下,谢谢!因手懒,不想多写信,只好请你代劳了。又,从四月起,我住沙塘园红楼11号,你来有住地了。吃饭更不成问题。”
杨筱玉1982年4月10日来信:“从你的来信中,我们从字里行间中猜测到你一定是个候补馆长,对吗?你现在正在履行馆长的职责,行使着馆长的权利,尽着馆长的义务。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祝你在实践工作中,在理论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效。像你这样年富力强,又有学识,又有资历,有专业知识又有管理水平的馆长,我看在中国图书馆界也难找出几个吧!你可不是一颗小石子,而是一个火车头了。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你。”(图谋注:1982年12月,张厚生任南京工学院图书馆业务秘书;1984年3月任南京工学院图书情报教研室主任;1985年任南京工学院图书馆馆长助理;1986年4月至1992年6月任东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这封信是更早一些出现“小石子”,可以推测早些时候张厚生写给杨筱玉的信中亦表达了“要为图书馆工作做一粒铺路石子”心愿。
“螺丝钉”或“一粒铺路石子”,这是时年39周岁学有所成的中年张厚生之心声。1963年,刚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不久的张厚生,写了一篇日记,其中提到“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图书馆学事业”(详见:张厚生:“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图书馆学事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240.html),时年20周岁。2008年春,张厚生《书苑文丛》(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简短的自序中有三句话:“这是一本与书有关的文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书苑园丁写出的文章选集。”“作为图书馆经营运行的管理员、书苑天地和大众读者之间的联络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员等职业生涯使本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苑园丁。”“以书为伴,与书结缘,跟书打交道是快乐的;和读者相交流是互动、互惠、互赢的;在书苑里生活、学习、阅读、治学、工作和从事教学是幸运的。”,时年65周岁,不久后(2008年8月8日)逝世了。从“一生都献给图书馆学事业”到“一颗图书馆事业中的螺丝钉”“要为图书馆工作做一粒铺路石子”,再到“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苑园丁”,这就是张厚生先生“平平常常”的四“一”人生。
延伸阅读:
1 张厚生:“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图书馆学事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240.html
图谋按:1963年,刚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不久的张厚生,写了一篇日记,其中提到“我要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图书馆学事业”,特此予以分享。同时分享张厚生1963年9月25日写的图书馆参观日记,文中较好地再现了1963年的图书馆学教育片段及一位刚入学的图书馆学学子眼中的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2 张厚生简介
张厚生(1943.8.21-2008.8.8),男,江苏泗阳人。曾任东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东南大学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馆员等职。学术兼职有:江苏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艺术、图书、文博、群文专业正、副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次年到江苏省从事图书馆工作。1976年至1977年在南京图书馆辅导部工作。1978年至1981年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攻读研究生,后到东南大学(前南京工学院),历任图书馆秘书、馆长助理,1986年4月至1994年6月任副馆长。1983年负责筹建创办东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并兼任该专业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情报学会理事,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7月晋升为副研究馆员,1995年4月晋升为研究馆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