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从“生师比”到“生馆比” 精选

已有 7712 次阅读 2022-1-19 11:48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笔者身在高校图书馆20余年,一直在努力了解高校图书馆。比较遗憾的是,受到种种制约,我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我从2014年5月开始创建圕人堂网络社群,该群中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占比较大,国内高校图书馆同行为主(各级各类高校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从业人员),亦有一些国外高校图书馆同行(比如河滨加州大学图书馆麦子老师是资深成员,深度贡献者之一)。圕人堂网络社群属于草根社群,通过该社群形成的社交网络,有助于更好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增进对高校图书馆的了解。

    对于高校及高校图书馆,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生师比”这个概念不陌生,但对“生馆比”可能会感觉一头雾水。

    2022年1月16日,圕人堂部分成员交流话题聚焦职业能力及队伍建设。我将其做了一番梳理,见《》圕人堂话题:关于图书馆职业能力及队伍建设》(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21344.html),其中有一段:

诲人不倦:保护高校馆员队伍最好的办法,就是象生师比指标一样,出台馆员/学生比的硬指标。

书小弟:不说这种大领导,就是图书馆馆长和副馆长都频繁的很。很多东西无法继承,毕竟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想法。‘’保护高校馆员队伍最好的办法……’图书馆没有到这种地位。

诲人不倦:不破不立,不打破这种无组织的旧形态,无法形成新常态。

图谋:之前的规程,本身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无奈的是,有多少主管图书馆的领导真的关注或了解?有多少认同或认可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事在人为,成也事在人为,败也事在人为。寄希望于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

图谋:我赞同“出台馆员/学生比的硬指标”,当前这块,确实是硬伤了!各家高校随心所欲。近期留意到,某高校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图书馆在编人员52位(包括3名馆领导,馆长、书记、副馆长)。类似这样的人力资源状况?高校图书馆职能能够履行得有多好?真是个问题。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减员增效”已经“走火入魔“了。

图林新人:1:600的服务比,很难想象除了基础业务之外还能开展什么工作?

图谋:基础工作不出彩,高精尖的做不来,两头无着落。

    上述交流,促使我进一步思考:从“生师比”到“生馆比”。

    先说“生师比”的概念。2004年2月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7050/200402/t20040206_180515.html),这份通知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更新的版本,也就是当前仍是我国高校办学条件的参考依据。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办法:“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研究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这些内容有助于了解“生师比”的内涵。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的标准是:(1)“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工科、农、林院校”“语文、财经、政法院校”:18;(2)医学院校:16;(3)“体育院校”“艺术院校”:11。

    参考“生师比”的定义,不妨仿制一个概念“生馆比”,生馆比=折合在校生数/馆员总数。实践中,当前高校图书馆履行的职能,是个性化多元化的,比如有的高校图书馆不仅履行传统图书馆的职能(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还可能赋予了其它职能(比如档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等)。“馆员”概念也是模糊的,很多场合泛指图书馆从业人员,专业馆员、辅助馆员的界限日益模糊,高校图书馆中专业技术岗位,尤其是走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的专业技术岗位的比重日益下滑。“生馆比”的定义中,理想化的“馆员”应该是指“专业馆员”(对应“专任教师”)。理想很丰满,现实较骨感。

    为了实现较为简洁明了的“数据化”。笔者从数所高校官方网站,读取了“生师比”相关数据,图书馆在编馆员数据则参考“2020年1257所高校图书馆在编职工人数统计表”。(注:数据出自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为各馆自报,提取日为2021年6月15日。)这些数据,均是各校自报或各馆自报,只能说较有参考价值,但不见得准确。比如,笔者考察过几所高校的在编馆员数据,有的馆填报的数据实际包含了人事代理、合同制、劳务派遣等形式的非在编从业人员。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G1。2020年12月数据,教职工数11694人,专任教师3401人,在校学生46113人(本科生16372人,硕士研究生17277人,博士研究生12464人,留学生4369人)。(折合在校生数:80322.5人)在编馆员:149人。生师比:23.61;生馆比:539。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G2。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专任教师2100余人。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在编馆员52人。生师比:14.76;生馆比:596.15。(注:未折合,折合数字更大)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G3。现有教职工3521人,其中专任教师2083人。现有学生31741人,其中本科生19102人,研究生11730人,学位留学生909人。在编馆员 89。生师比:15.23;生馆比:356.64。(注:未折合,折合数字更大)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G4。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教职员工29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743人。在编馆员79。生师比:15.49;生馆比:341.77。(注:未折合,折合数字更大)

    普通本科院校G5。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600余名。1328位专任教师。在编馆员57人。生师比:16.87;生馆比:393。(注:研究生指硕士研究生,已折算)

    普通本科院校G6。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多人,专任教师1300多人。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000多人、研究生735人。在编馆员:37人。生师比:18.54;生馆比:651.41。(注:研究生指硕士研究生,已折算)

    参照前文的介绍,关于“生师比”“生馆比”的介绍实际仍存在水分的(比实际要小),因为各校实际的“折合在校生数字”(分母)会更大一些,“教师总数”或“馆员总数”实际可能会偏小一些。

    粗略的数据化,较为直观的表明。“生师比”指标导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或“导向”作用,各高校遵循比较好。对于“生馆比”则是“难得糊涂”。依据《202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报告》(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第4期),2010-2020年高校图书馆在编工作人员均值(人),2010年为50人,2020年为31.8人(2019年为31.5人),2010-2019年连续10年逐年下滑,2020年比2019年略见回升。

    “生师比”从2004年至今,可以保障大致“合格”;“生馆比”是否亦宜有所参照与遵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21700.html

上一篇:新书推介:赵生辉《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
下一篇:闲话高校图书馆与科研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13 郑永军 黄永义 李宏翰 史晓雷 彭真明 杨正瓴 李学宽 宁利中 王兴 刘欣 许培扬 尤明庆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