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高红梅:生活中的我们俩——纪念张厚生逝世13周年

已有 2462 次阅读 2021-8-14 09:51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谋按:2021年8月11日收到师母高红梅老师发来《生活中的我们俩》,该文回忆了夫妻二人的若干生活片段,有助于增进对张厚生先生的了解。图谋重新录入,并稍微做了点修改和注释。谨以此纪念张厚生先生逝世13周年。

          生活中的我们俩——纪念张厚生逝世13周年

                                                             作者 高红梅

    1972年2月6日我们结婚,1973年8月26日儿子出生。1978年8月去武汉大学图书馆系读研,之后6年时间,我在家一人带孩子。每天我上班,儿子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从上小学开始,他就自己上学,放学自己回家,门钥匙挂脖子上自己开门,感冒生病发热时有半夜背着他去医院。那时,他读研是带薪的,每月40多元工资,除去自己生活费30元,给母亲5元。我的工资每月给父母也是5元,剩下是我和儿子生活费,日子清苦点,还行。以后随着我们工资增加,给老人的补贴也不断增加。

    厚生每年寒假回盐城,每次回家,他会从上海或北京买件时尚的衣服和孩子的玩具带回来。暑假,我带着儿子去武汉,乘坐武汉长江大轮。船上吃饭、睡觉、洗澡条件都不错,沿途停靠大码头,乘客可以上岸观光、购物,记得停靠南京码头,我们买了盐水鸭、鸭肫,好吃。

    武汉的夏天很热,那时也没有电扇。晚上,我们用几张课桌拼起来睡宿舍门口,有串风凉快点。武大校园广场,那时晚上经常放露天电影,大人小孩既乘凉又看电影很开心。厚生平时生活,不修边幅,也不讲究吃穿用,不会整理,宿舍里真的脏乱差,每次去武汉,我都要花很多时间打扫、整理、清洗衣物,大盆大盆的洗在宿舍楼自来水池边。大件清洗就用脚踩,他看到后对我说:以后有洗衣机一定先买一台,解放劳动力。几年后(图谋注:1984年夏天),我们到南京买的第一件家电就是洗衣机。在武大的广场上,他教会了我和儿子打羽毛球。乐器中,他会吹口琴、拉二胡。他六十岁,儿子儿媳给他买二胡作为生日礼物。

    还有一件趣事:1981年暑假,我和儿子从盐城乘车到上海,在事先约定公交站台等车,车到了,我们正准备上车,儿子先看到前面的爸爸,当时好开心,三人一起上了同一辆公交。接待我们的,他的同学,陈文华老师(图谋注:陈文华,1944年7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教授是张厚生先生的好友,与张厚生有大量通信往来。他们是江苏省盐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期间(1970.3-1970.8 )相识相知的,同样是1978年准备考研,陈文华是1979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导师为施蜇存教授,其毕业论文答辩是在1982年9月23日完成的, 经施蜇存“据理力争”留校,预方案是分配至南京师院。)开心地讲你们俩从不同的地方,在车水马龙的大上海公交上会合,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大家都会心的笑了。第二天我们四人从上海去杭州,那天入住西湖边旅舍。夜幕降临后,累了一天的儿子倒床睡着了,我们三个大人轻松出门,夜游西子湖畔,美景至今记忆犹新。

    2003年暑假广州行,也是我不能忘怀的。我们一同去广州参加学术会议,这次我进了会议报告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他的学术讲座,当时他的气质、风度和报告内容,至今记忆犹新。会议结束后我们一同去珠海、香港、澳门参观,游览了名胜古迹。他调研了港澳地区图书馆分布和运营现状。收集、购买了一批书籍和研究资料。无论出差去哪里,他第一件事是逛书店买书。购书他是不怕花钱的,他可以吃馒头、咸菜,住低档旅馆,每到一地,书是不可不买的。他爱书、书陪伴了他一生。生前他书架上的书,我们是不能随便外借的。记得有一次,我借给一位朋友他书架上的书,我们为此大吵了一架。这就是爱书之人,书是他的全部,书陪伴了他的一生。遇到他,他陪伴了我,这辈子我非常感谢!

                                                                          2021年8月1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9703.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379期 20210813)
下一篇:关于图书、期刊咨询的简答
收藏 IP: 114.237.120.*| 热度|

3 郑永军 李宏翰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