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深层次信息服务的思考

已有 2287 次阅读 2021-7-7 11:16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负责人已有数年,关于深层次信息服务,做过一些探索与实践。囿于种种实际,收效并不如意。

    所谓深层次信息服务,通俗地表达是更好地让专业的人员去做专业的事情。不管具体名字叫什么,参考馆员、学科馆员、咨询馆员、采访馆员、编目馆员、阅读推广馆员等等均可以。有个较为尴尬的处境是,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队伍实际是在萎缩的,近年许多高校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均在积极探索如何“减员增效”,各有各的举措。提升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借助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这一行的专业性及其社会地位,这一需求是较为迫切的。

    新业态环境下,信息需求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多种多样,具体到个体馆的需求也是千姿百态的。大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基本均是围绕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挥棒走,高校图书馆的所做所为是为所在高校提供信息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种种原因,“教育职能”更多的是隐性的,因为显示度较高的信息素养类(或叫文献检索类)课程,许多高校已将该课程“砍掉了”,尚未砍掉的,大多课时紧缩、覆盖面较小。信息服务职能方面,无论是否察觉到,高校师生实际是在使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只是利用的频率、利用的层次有所不同。印刷型馆藏、数字(化)资源,有的是直接提供服务、有的是间接提供服务,高校师生各取所需。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馆存在较大差异。因为文献资源经费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及其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输入”大不同,“输出”也大不同。再加上其他一些变量,比如高校图书馆组织氛围等,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信息服务的层次,深浅不一。有些属于较为基础的,保障型的;有些属于较为复杂的,提升型的。关于“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内涵实际是比较模糊的。  学科馆员角度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更多的是基于个体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存在着诸多局限。“深层次学科服务”对于研究型大学尚存在困难,对于省属地方本科院校,更多的属于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更是困难重重。受资源、人力的限制,“高大上”的服务(比如学科分析、情报分析、知识产权服务)很难持续开展。实践中,责、权、利的平衡很难做到。明星馆长、明星馆员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短期内有一定成效,但难以持续。一些功利性较强的场合,比如职称评审,据悉工作业绩指的不是日常工作,而是重要活动,年度考核是否优秀、各种获奖等,业务骨干的专注与投入往往并不占优势。

    深层次信息服务通常是较为个性化的、小众的,有个人需求,也有校内二级职能机构的需求,也有学校层面的需求。可以分成若干层级,且工作量繁简不一,有的可能属于研究报告、情报服务范畴,有的可能属于“会者不难”、轻而易举。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专业馆员不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了解专业馆员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专业馆员提供的服务,哪些需要付费哪些不需要?对于高校教师,来自专业馆员的“友情支持”“无偿服务”,偶尔用用还好,频次多了也不想欠这个人情。对于专业馆员,做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工作”,很有可能实际是超越所在高校自身的资源与服务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怀,愿意也乐意帮助用户一些实际问题,但是背后确实需要更多的付出,这个付出是有限度的。

    如何让深层次信息服务做得更好?这需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争取逐步“标准化”“规范化”,且需要久久为功。

    

延伸阅读:

1 图谋.关于高校图书馆“深层次服务”的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12557.html

2018-5-6 10:29

近些年,面对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新业态环境,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开展“深层次服务”,内塑内涵,外塑形象。

2 图谋.关于深层次学科服务的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95243.html

 2019-8-26 10:08

“深层次学科服务”的持续深入发展,还需要立足实际,夯实基础,边探索边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久久为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4445.html

上一篇:暑假安排有点“撑”
下一篇:学术博客书的尴尬处境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2 郑永军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