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SCI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传略

已有 7950 次阅读 2017-3-1 20:2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Eugene, Garfield, 情报学家, 尤金·加菲尔德

图谋按: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1925.9.16-2017.2.26)是美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及《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1955年,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重要论文,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新方法,从而打破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方法中的垄断地位,打开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本文全文转发侯汉清、陆宝树、马张华译《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注:加菲尔德代表作)一书中《尤金·加菲尔德传略》,希望藉此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尤金·加菲尔德先生。

摘自:(美)尤金·加菲尔德著  侯汉清,陆宝树,马张华译.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8:240-242.

  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meld)是美国著名的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旧译科学情报社)及《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

   加菲尔德于1925年9月6日出生在纽约市区,在一个犹太一意大利人的家庭中长大。他好读书,从小就爱读杂志上的目录,每天去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度过大部分时间,在那里翻阅各类书籍。中学毕业后,当过电焊工人、建筑工人。二战爆发后他毅然参军,当过滑雪兵。战后复员享受政府的优惠,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学,1949年获得科学学士学位。1954年他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1961年他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获得了结构语言学的博士学位。他撰写了一篇关于语言学在化学情报标引中应用的博士论文,并于1961年10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化学语言学:化合物名称的计算机翻译》。

   1951年,麻省理工学院Jim Perry教授原来计划雇佣加菲尔德参加一项有关情报检索的研究项目,后来因计划变动便改去参加霍布金斯大学韦尔奇医学标引研究项目。他作为一位化学家参加了《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这个项目是美国武装部队医学图书馆(后来的国家医学图书馆)提出的,主要是研究机器在生产和编制医学文献索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在研究中,他逐渐对能否用机器自动提取标引词产生了兴趣。他发现从文献篇名或文摘中抽取关键词对于文献核心内容的标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样做不能识别文献主题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以失去对索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选择性为代价的”。因此,他决定另辟蹊径,从抽词标引转向引文标引。

  早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读书时,加菲尔德就为《化学文摘》做过义务文摘工作,对论文及综述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十分感兴趣。他渐渐地形成了引文也许是新型检索方法突破口的想法。在1953年召开的一次科技文献机器管理的研讨会上,他透露了这个想法,没有引起与会情报工作者的注意。但是,已经退休在家的谢泼德引文出版公司的副经理威廉·阿德尔(Millian c.Adair)碰巧看到了会议的简报,就给加菲尔德写信,建议加菲尔德参考一下他们公司出版的《谢泼德引文》(shepard‘s citation)。他迅即在一家图书馆找到了这种工具书,看后大受启发。这种80年前出版的法律工具书把他的一些模糊的想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画。加菲尔德后来在回忆中写到:“在我的事业中,这是一个决定性时刻。”

   1954年加菲尔德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前,在英国著名的《文献工作杂志》(Journal of Documentation)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用自动穿孔卡技术编制标题表》。后来被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J.H.shera)指定为《美国文献工作》杂志的副主编。此后他与谢拉等人合作,开始小规模的实验,先后试编了一些引文索引。1955年,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学》的重要论文,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新方法,从而打破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方法中的垄断地位,打开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

   加菲尔德为了使引文检索法变成现实,在实践中赢得图书馆、情报界和科学界的承认,1960年创办了科技情报企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并争取政府的资助,进行引文的可行性实验。1961年在诺贝尔奖获得者J.Lederberg博士的帮助下,他取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编成了第一部有关遗传学文献的引文索引,探索多学科或边缘学科引文索引的可行性。该索引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好评。1963年他编制、出版了《科学引文索引》单卷本。1973年科技信息研究所开始正式出版发行《科学引文索引》(季刊)。1973年又继而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1978年又出版了《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这样,引文索引这项富有创意的发明在图书馆及情报界牢固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早在1955年加菲尔德发表《引文索引用于科学》一文的时候,就预见到引文索引可以用于评价期刊。此后他和美国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普赖斯(D.T.Price)在引文索引的基础上发展了引文分析的技术。引文分析现在已经成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用以评价国家科学能力,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评价核心期刊、核心出版社,分析预测科学进展的动向和趋势等方面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加菲尔德研制的引文索引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检索途径,增加了一种新的检索工具,而且为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科学学等学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加菲尔德有着不断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除引文索引以外,还编制和出版了《近期目次》,为研究工作者查阅最近出版的期刊论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检索刊物。《近期目次》的研制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最初他受医学标引的启发,决定开发Current Contents of Management ant social science。开始时贝尔实验室曾经是他的大客户,订购了500份。后来他克服了经费上的重重困难,并将刊名由Management's Documentation Preview改名为Current Contents,复盖了七大学科领域。他每周为《近期目次》撰写一篇长文,坚持了20多年。他还在《近期目次》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个性化的定题服务一一自动学科文献通报,现在称为ISI Alert。

   70年代末,科技信息研究所已经成为一家别具一格、颇有影响的科学兼商业机构。它在九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总共编辑发行了25种出版物,其中除了SCI、SSCI、A&HcI三大引文索引刊物以外,还包括《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科学评论索引》(ISR)等著名期刊,并以磁带、软盘、联机和光盘等介质予以发行。

   80年代后期加菲尔德认为,超文本、跨学科的引文索引最适合于在网络环境中运行,因而十分重视这些刊物由光盘版向网络版的发展。他亲自参与了web of science的早期开发。现在ISI隶属于列入世界50强的汤姆逊公司集团,总部仍设在费城,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近年来ISI推出了新一代学术信息资源的整合体系——ISI web of Knowledge。它将高质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包括上述著名刊物、Current contents、Current Chemical、Index chemicus、Biological Abstracts、INSPEC、CAB Abstracts、Derwent专利等文献数据库)、信息评价工具(包括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学科高影响论文数据库和ISI

Joumal citation Reports,即期刊引用报告数据库)以及书目信息管理软件(如EndNote,ProCite,Reference Manager)三者无缝连接,形成统一的界面,提供跨库、跨平台的检索、管理、分析和评价服务,深获全球学术界的信赖和支持。

   加菲尔德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改革家,而且是一位勤奋的教师和学者。从1974年以来,他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及其他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并经常应邀去世界各国讲学。1986年还创办了《科学家》(The scientist),并担任这份报纸的主编。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他几乎每周为《近期目次》撰写一篇论文。早在70年代他就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一一《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1980年又出版了四卷本的个人文集《一个情报学家的札记》,收录了他20多年来撰写的1000余篇文章。他著作等身,年近八旬,但是每天仍在辛勤耕耘,仍在不断地发表有关情报学、科学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的论文。1998年由于他40多年来为情报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当选为美国情报学会主席。加菲尔德作为一位活跃的学者、作家和革新者,仍在为情报学的发展继续奋斗着。


延伸阅读:

1 (美)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著;侯汉清等译. 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08.

在中国不少知晓用户教育需求的高等院校教师中,经过纽约长岛大学储荷婷教授的介绍,我结识了南京农业大学侯汉清教授。他提议,由他及他的一些同事把《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其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应用》(1979年版)翻译成中文,尽管此书出版距今已有20多年,并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而且大多数研究者都用英语阅读科技文献。我同意了他的建议,因为引文索引法和引文分析的基本原理还没有改变。事实上在ScI问世近40年之后,基于引文的检索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检索方法。不管用户是从SCI的一个题名关键词开始查找,还是利用它的其他索引查找,追踪一条被引的参考文献展开搜索,现在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常规的做法。当然,那些熟悉SCI的用户会从一篇已知的论文或一本图书出发,并扩展其检索。”(摘自该书“中文版序言”,作者尤金.加菲尔德)

近几年,SCI像一个‘幽灵’在国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乃至社会上游荡着。SCI不仅引起了广大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和注意,而且也引起了科研管理工作者乃至行政领导的青睐。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对SCI的性质、功能、包括它的全称都知之甚少的一些大学校长,在一些会议上公开宣布,在SCI上每“发表”一篇论文,学校将颁发多少多少奖金。不少高校及科研机构则不分学科地把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定职称和发放奖金的依据,把影响因子炒得神乎其神。甚至教育部都把高校被SCI引用的来源文献的数量,作为考虑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SCI在国内的‘身价’和影响。连《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访问中国得知这种情况,也感到十分诧异。这是不是因为《科学引文索引》刚刚传入中国,人们对它缺乏了解呢?”(图谋注:摘自侯汉清先生2004年4月20日撰写《译后记》第1段,见该书247-249页)

2 EUGENE GARFIELD Bibliography  - articles, letters, presentations 2012-1952

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pub.html

3 任胜利.纪实:与“SCI之父”Garfield博士合影.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1036700

Garfield先生至少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实践了Open Access,他的全部论著全文均可从其个人网站(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下载。在2009年9月11日上午的致辞中,Garfield博士强调了SCI的文献检索功能,也提及自己最重要、里程碑性论文是1955年发表的那一篇(Garfield, E. 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 Science, 122(3159), p.108-111, 1955),而不是被引用次数更多的1972年的那一篇(Garfield, E.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 Science, 178 (4060), p.471-479, 1972).

4 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 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逝世,享年91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59657-1036922.html

5 一代传奇的陨落——悼念尤金·加菲尔德博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59657-1036926.html

6 SCI发明人尤金•加菲尔德博士逝世(为刘则渊老师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036594

卓越的科学计量学家、美国SCI发明人、大连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加菲尔德博士(Eugene Garfield,Ph D,1925.9.16出生)于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2月26日下午不幸逝世,享年91岁。

7 武夷山.加菲尔德:学者与准明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36975.html

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奠基人之一尤金. 加菲尔德于2017年2月26日去世。他1925年9月16日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拥有立陶宛-意大利血统的犹太家庭。他是成功的生意人,更是一位优秀的学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36940.html

上一篇:闲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与文献资源建设
下一篇:IGI Global电子期刊数据库中的图情期刊信息辑录
收藏 IP: 210.28.40.*| 热度|

1 魏瑞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