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liuzhif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tcliuzhifeng

博文

冯玉瑜教授逝世,曾在科大执教一生

已有 4524 次阅读 2016-9-19 11:4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冯玉瑜教授2016年9月16日逝世,享年76岁。冯先生在科大求学执教一生,曾获困学守望终身成就奖。

冯玉瑜教授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主讲多门本科生课程,一直担任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如样条函数、(多变量)函数逼近论、计算代数几何,以及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教学工作。冯玉瑜教授是2011年第六届“困学守望”教学奖“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冯玉瑜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出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过德国的Siegen大学,意大利的Trieste大学,Florence大学,斯洛文尼亚的Ljubliana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和美国的Purdue大学,并作学术报告。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例如参加了1994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应邀参加了在意大利Florence召开的国际多维逼近和插值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据校友微信群的信息:冯玉瑜教授15日突发脑出血,16日上午8点逝世。遗体告别仪式定于9月20日上午10点进行。冯老师逝世的消息在数学系等校友微信群引发怀念。沈烁(9501)哀悼时说冯老师是他父子两代人的老师:“冯老师是我父亲的班主任,带他们的时候,毕业不久,经常是和学生一起玩和学习。上学时冯老师每次见到都会鼓励好好学习,2015年回去合肥,见到冯老师,生病恢复不久,但精神状态很好,还能下一会围棋。”

第六届“困学守望”教学奖颁奖

周子舫、韩荣典、冯玉瑜被授予困学守望教学奖之“育人终身成就奖”。左起刘亚东、周子舫、韩荣典、冯玉瑜、窦贤康。

2011年9月19日,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主持颁奖典礼,他介绍了“困学守望”教学奖的由来以及冯玉瑜、韩荣典、周子舫等等三位荣膺“育人终身成就奖”的老教授。

颁奖典礼中。“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冯玉瑜教授动情的表示把获奖视为“对我在科大四十多年工作的认可”。年逾古稀的冯玉瑜谦称“我只是普通的数学教员,非常热爱数学教学。即使在知识无用论横行、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年代,我也从来没有动摇过这种热爱。我坚信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未来非常重要。”

附:冯玉瑜教授2011年荣获困学守望终身成就奖的获奖感言

——我爱数学教学从未动摇

今天参加颁奖典礼很高兴,感谢评审委员会, 感谢刘亚东等校友们的捐赠!——我把这视为对我在科大四十多年工作的认可;这是对长期教学育人的我们的极大鼓励,对科大数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中国科大作为一流大学要培育科技精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等各种人才。科大人都必须经过数学与物理的严格训练!正因为如此重视基础教学,科大学生才赢得了数理基础好、后劲强的美誉。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数学物理基础课搞好了,也就为人才破土而出培育了沃土。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员,非常热爱数学教学。即使在知识无用论横行、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年代,这个信念也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坚信教育对国家发展、民族未来非常重要。我坚信那个时代天空的乌云是暂时的!1977-1978年高考刚刚恢复,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经历了文革,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才有20多年的断层。科技水平不知道差了多远。我们每个人研究方向中的国际前沿在什么地方,我们根本都不知道啊?那时候去搞科研,确实是相当困难!

1979年,我有幸被第一批公派到美国。现在飞美国是沿着太平洋向东,那时中美还没有直航航班,我们去向西去法国戴高乐机场转机。我们是满怀激情去美国的,这么多赴美的科大学者们的共识是,回国之后要努力培养人才;要为学术研究接近国际水平做出一点贡献。那是我们一代人的任务。1981年(学习结束),我们这批人全部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的是,我的group年轻人非常能干。2005年我退休了,2010年之后我就不工作了,但我还是经常到和我们group的年轻同事们交流。我非常欣慰:最开始是我带着年轻老师们一块做研究;接着是大家一起努力工作,到现在我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了,但是我非常开心。

讣告

冯玉瑜教授简介

冯玉瑜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上图为冯玉瑜教授出席651校友聚会,他是651班主任)

冯玉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出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过德国的Siegen大学,Darmstadt大学,Gottigen大学,意大利的Trieste大学,Florence大学,斯洛文尼亚的Ljubliana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和美国的Purdue大学,并作学术报告。这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例如参加了1994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应邀参加了在意大利Florence召开的国际多维逼近和插值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冯玉瑜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主讲多门本科生课程,一直担任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如样条函数、(多变量)函数逼近论、计算代数几何,以及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教学工作。从1983年开始培养硕士生,1993年开始培养博士生,至今已培养毕业11名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

冯玉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三次样条、Bézier曲线等应用研究,1979-81年在美国Wisconsin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跟随de Boor教授系统地学习了样条函数和函数逼近论的基本理论,并完成了多篇研究论文。81年回国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以及数值逼近等方向的研究,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承担中科院、教育部(教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研究课题。

二十多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20多篇论文发表在SIAM,CAGD, Graphical Models, JAT, CAT, BIT, JCAM等国际著名刊物上,早期主要从事曲面的保型和逼近、三角域上B-B曲面、样条函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同行所关注的成果。近几年来,在代数曲面造型,把分片代数曲面应用于构造过渡曲面及补洞等方面做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贰等奖。最近在动态隐式曲线、曲面重构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0670-1003725.html

上一篇:北马完成,但我们没做到...
下一篇: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通知
收藏 IP: 60.247.65.*| 热度|

5 张海权 史晓雷 蒋大和 lrx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