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pd55 追求科学,勇于探索,苦海无涯,愿作小舟。

博文

水银提金法的污染——十年前的回忆

已有 11353 次阅读 2011-11-3 07:45 |个人分类:新观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污染, 黄金, 水银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因为涉及到一个项目,接触到黄金的提炼,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氰化法提金的研究。先后也参观过并使用过多种不同的含金矿,如凤县的氧化矿、原生矿;潼关的原生矿、太原的贫矿(含金量3g/t左右)、镇安的难浸矿(3-5g/t)等。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小秦岭金矿,主要是分布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
记得第一次去潼关,首先参观了潼关冶炼厂,再就是看潼关县太窑附近的小型土法个体提金作坊。当时看到的情景让人吃惊,几乎家家搞提金,太窑火车站附近汞金齐分离的店部也不少,他们专门雇人进行“搭碾子”(就是在向碾子上加金矿石和水银),利用水银“咬金”实际上就是利用水银与金可以形成金汞齐的特性来捕捉金,将密度较小的金矿浆流入到一个氰化池进行浸泡氰化数天甚至半个月,在此期间经常进行搅动,目的在于增加浆中的溶氧量,加速溶金速率。金矿土法提取他们主要选用高品位金矿,浪费特别严重,污染更是难以评估,氰化废液未经处理随便乱倒,搞得村里的水井无法使用,从数百米之外的水井拉水吃.
用水银来炼金属于早期的土法炼金,将金矿石挖出来,必须先将矿石碾碎,再磨成矿石粉,并利用比重原理,用水把碎石跟金砂分离,这只是完成淘金的过程,炼金的过程则更为繁杂。淘出的金砂必须先以水银“咬金”形成金汞齐,分离出金汞齐进行加热,汞挥发后,金留下来,但是谁来考虑汞的回收呢?汞挥发造成的污染谁会考虑呢?氰化污水的处理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大约1-2年之后,我们再去就已经全部取缔了。近来看到法国和玻利维亚的科学家研究了水银提金法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通过头发中Hg的测定,来说明污染情况。该研究结果2011年10月18日在《环境科技》(Environ. Sci. Technol.)杂志网站公布的论文,想起昔日往事,希望有兴趣的环境科学工作者,浏览原文可能会有所受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504010.html

上一篇:赏菊照
下一篇:82种高校学报入选SJR,评价指标免费查阅
收藏 IP: 113.140.45.*| 热度|

1 罗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