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科学与文化论纲 精选

已有 5711 次阅读 2016-6-19 08:40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文化, 科学, 科学网大学, 微信群

吕乃基

近日,有几个群热议科技与文化的关系,一时众说纷纭。科技与文化的关系,在微信群里讨论虽然可以引起兴趣,不过由于论题实在是太大的课题,远非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清楚,反而由于片言只语难以辨明而发生误解,甚至引起网友之间不必要的冲突。

笔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课题,一开始主要是科学与文化关系在历史上的沿革,基本上是在现象层面;90年代试图从理论或逻辑上总结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同时进入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特殊状况。本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至今在这一领域发表了近白篇论文,出版了几本书,占到我全部科研成果的2/3以上,也获得若干奖项。根据30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耕耘,形成以下粗略大纲。

一、      科学与文化互动的历史回顾

1.  古典文明中的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

2.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与近代科学兴起

3.  牛顿力学、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4.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

5.  科学与文化关系的三个阶段

二、      科学与文化关系的逻辑分析

1.  科学以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认识自然的方法,以及为科学而科学的价值观影响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识与科学活动方式的影响

2.  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3.  文化以关于所有存在的“知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影响科学

4.  数理化天地生等不同门类学科对文化的影响

5.  近现代与后现代科学对文化的不同影响

6.  知识之树(历史与逻辑)

三、      科学与中国文化的互动

1.  李约瑟之谜

2.  赛先生是谁,来中国做客的赛先生又是谁

3.  中医药是过去的知识,未来的知识,但不是现在的知识

4.  科技政策与实用主义

四、      ……

上述提纲大致贯彻了从现象到本质再回到现象的思路。内容中所述及的马克思的“两条道路”,博主30多年科研生涯的体会,认为极其重要。

先请各位网友对大纲横挑鼻子竖挑眼,是否有多余、遗漏或其他不妥,以完善“论纲”,然后将就大纲条目依次写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文章,努力把论文变成科普,发在科学网我的博客上,随后告知群里的各位。这样,如果有问题,可以围绕相对确定的内容展开讨论,相对集中,可以深入,而不是漫无边际。由此循序渐进,或许会有成效。

围绕技术将是另一组文章。如果说可以议论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那么技术一定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网大学议论多年仍停留在议论阶段,关键是没法形成相对有效的组织形式。现在有微信群,或许可以推进科学网大学。微信群是班级,科学网是课堂。到科学网上课,在微信群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985515.html

上一篇:阿法狗的供给侧与需求侧
下一篇:原始文化:既没有科学,也没有相对于科学的文化
收藏 IP: 58.34.129.*| 热度|

21 刘钢 韩枫 陈楷翰 刘立 许培扬 黄永义 赵美娣 田云川 吕洪波 汤伯杞 李泳 李颖业 吴国林 伍光良 周忠浩 xlianggg zjzhaokeqin shenlu fumingxu xqhuang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