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初读王礼强博士《仨源论与仨源易经》有感

已有 6241 次阅读 2015-10-12 09:20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哲学, 易经, 仨源, 王礼强

吕乃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王礼强博士,以及读到他的新作《仨源论与仨源易经》。我不懂《易经》,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由初步拜读其著作和听王博士的宣讲,也激起若干粗浅的感受。

一、“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说到“仨”,直接浮现在眼前的就是当下热得发烫的刘慈欣《三体》。自从有了“三”,便有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或许也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接着想到的是材料、能量、信息三大支柱,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三大支柱缺一不可。材料是所有过程的载体,能量是过程的动力,信息则是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的分布。在更为宏观的视野,有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以及客观知识构成的世界3(参见走进世界3-知识论之一世界3与世界1的对应关系——学科分类的依据(一));梁漱溟的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梁漱溟的三大关系隐隐然相应于所熟知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仨源论与仨源易经》,全书分为上中下,也是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形形色色的现象入手归纳提炼,第二部分得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应用,解释并指导现实。想起日本物理学家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现象论阶段,收集描述分析相关的现象;实体论阶段,揭示现象背后的实体;最后是本质论阶段,以实体及其关系解释现象。关于认识过程更权威的表述是马克思的“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在两条道路之间是“最贴近的规定”(参见武谷三男的三阶段论和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上面提及的可以归于本体论的“三”和认识过程的“三”,还有人生道路之“三”。人生道路,前二三十年了解万物之理,挣钱买房买车;中二三十年处理家庭、上下级、同事,以及朋友关系;后二三十年反躬自问,体悟人生;人生道路的历程正对应于人的三大关系,由自然之理、社会之理,到人生之理。

博士从安徽农村一路走来,经西交大再留学法国,历游欧洲,回国供职于东南大学,继而下海经商,期间接触到三教九流儒释道各色人等,处于武谷三男的“现象论阶段”,行进于马克思的“第一条道路”。人至中年,王博士悟出“仨源论”,进而与《易经》相结合,提出仨源易经,这是武谷三男的“实体论”阶段,是“两条道路”的转折及“最贴近的规定”。此后,王博士试图由此解释林林总总的现象,进而指导实践,由“第二条道路”迈向“本质论阶段”,并在这一过程中完善理论。王博士的认识过程与他的人生道路相一致。海克尔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隐约可见。

二、为什么是“仨源”?

为什么不是“三元”,而是“仨源”?“仨”者,处于统一体中之“三”,既不是彼此无关完全独立的三方,也不是机械地把一个苹果一刀切成三份。“源”则比“元”更重要。“元”在于存在,“源”在于演化。存在必须从演化上得到说明。

实际上,已经有人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含义上提出“三”,不同领域,如医学、心理、景观、爱情……;不同含义,如从科学上理解,或者旨在对远古种种神奇现象的解释,等等。“仨源论”涉及各个领域,是跨领域的探索,因而属于哲学层面。在哲学的含义上,比较有影响的当属庞扑的《一分为三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不过《一分为三论》偏向纯哲学,以及偏向中国传统哲学;来自科学的考量较少,世界和现代因素较少。相对而言,“仨源论”涉及中西方哲学,以及有较为严密的科学基础和推理过程。

确实,《仨源论与仨源易经》有可能架起复杂性科学中的那些复杂的概念,如分岔、分形、混沌、语境、吸引子,以及涌现等等,与最古老的中国哲学之间的桥梁;让前者渗入远古哲人穿越时空的智慧,让后者在21世纪拥有新的生命。例如,通常只说“主客体”,再进一步会说到二者的“相互作用”,如今知道,“语境”是时时处处“在场”的第三方。“爸爸去哪儿”,看似没有妈妈的份,其实,妈妈作为不在场的在场者,无时无处不在。同样可以期待,在电脑、互联网大脑(刘峰)、虚拟现实,以及蚁群算法和进化算法等领域的发展中,仨源论与仨源易经与高技术的发展相辉映。《仨源论与仨源易经》既是对远古之神秘的解读,又为复杂性科学与高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可能途径,是前传统与后现代的结合。

博士此书的一大亮点在于,由“二”跨越到“仨”,“仨”回过头来又包容了“二”,这一“包容”,便是“仨源易经”。这就是黑格尔的名言:现在就是最高,“现在”包含了以往发展的关节点。于是,仨源对应于仨爻,隐性与显性对应于阴阳虚实。看似迷信的吉兆和凶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依据乃至定量数据。书中所虑及的“权重”及其变异也是全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譬如,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会引起由八卦到64卦的一系列变化。博主近日所探讨的“权力、资本与社会”的关系(参见之二:以权力、资本与社会的关系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系列)看来也与“仨源易经”有关。就此话题,如果进行东西方之间的比较研究,譬如权力、资本和社会处于不同权重下的情况,有可能得出重要启示,反过来也会丰富和发展“仨源易经”。

“仨源易经”内涵丰富,书中尚未充分阐发,博主的理解更是挂一漏万。此处多半只是谬加评论了。

三、一本“后现代”的哲学著作

读《仨源论与仨源易经》,还有一个困惑时时萦绕于心。本书,旨在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是认识还是实践?

作为认识,《仨源论与仨源易经》提供给读者的是知其然还是知其所以然?博主曾经错误认为,《易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都说不上是知其然,而是十足的迷信。《水浒传》中,吴用就是籍此一步步把卢俊义引向水泊梁山。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有必要重新考虑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关系(参见这算是大数据吗?大数据与认识论及其系列,以及知其所以然之三——“后知其然),由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进入“后知其然”。在初步知晓“仨源易经”后,博主进而感到,是否可以认为,仨源及其权重从一个角度揭示了种种卦象背后的原因,在一定意义上由知其然推进到知其所以然,从而赋予《易经》以新的生命。

作为实践,多少年来,《易经》给人的印象是,吉兆凶兆,命运已定,个人唯有顺从认命,难有作为,上面提及的卢俊义便是一例,甚至被伪造的“命运”所操控。“仨源易经”则给出所谓吉兆和凶兆之原委,进而在吉凶系列的引导下改造现状,对于个人指出努力方向,对于团队则告知相关各方之间是否般配,如何相向而行,最终提升在64卦中的次序。在规律——后知其然——的基础上,在目的的引导下有所作为,既非认识上的迷信,亦非实践上的宿命。与此同时,复杂性科学中的吸引子有了某种具体的内涵;涌现,也可以有所预期。

《仨源论与仨源易经》之所以在认识论和实践领域发挥作用,在根本上在于其本体论,也就是“仨源”。“仨源”与《易经》之结合,既拓展了前者之本体,也使后者有了本体的基础,进而跨进认识论与实践的领域。

由本体论经认识论进入实践的领域,这就是完整的哲学。

显然,全书第一部分的“仨源”镌刻了希腊自然哲学的印记,也类似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由归纳与直觉得出水是万物之本原,得出五条公理(对此的质疑导向非欧几何)。第二部分的抽象提炼和推理则明显具有现代性宏大叙事和基础主义的色彩。第三部分的应用与当前学术界的实践转向相一致,全书知行合一,后现代气息浓重。

由前传统(易经)和传统,经现代性到后现代,这就是博主所谓的“后现代”哲学。

 

无疑,“仨源”有待完善,譬如可以借鉴之前已有类似的著述,如庞扑的《一分为三论》;《易经》博大精深,阐释不可胜数。“仨源”与《易经》二者的结合,其方式、途径、内涵更是无穷无尽。作者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期待作者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详见:《仨源论与仨源易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927502.html

上一篇:父辈留下了什么样的旗帜
下一篇:从WTO到TPP(提纲)
收藏 IP: 101.229.129.*| 热度|

2 伍光良 周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