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博主“认识我自己,之一——思维方式,附记一次学术沙龙”,强调了自己思维方式“松弛”的一面。上载后,有网友评论:“看过后有点明白了不严格训练也有长处~”。看来我是误导了网友。实际上,我的思维方式也有“紧绷”的一面,某种意义上说,紧绷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松弛。
本人思维方式的紧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是面对各种类型的评阅,论文、书稿、申报课题、评奖,等等。
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因“内忧外患”,总之,各种事项赶在一起,终于酿成了这样的苦果:在一周内需评阅5篇博士论文。
平均每篇约20万字,合起来100多万字!要是金庸的武侠小说,100多万字,不过两部三部,小菜一碟,一个晚上肯定解决。这次所看的,可是博士论文,而且是哲学!什么是哲学书?每个字都认识,合起来不知所云!这正是吴飞鹏老师对我博文的评论。而我,一周内硬是要在“不知所云”的100万字中看出名堂!要是仅仅参加答辩,那么随意挑一两个毛病即可,可是评阅,就得仔细阅读全文。给出较为公允且有学术水平的评论。于是便动员全部知识积累的卡尺,尽可能不放过蛛丝马迹,看得天昏地黑,两眼发直。
看摘要,看目录,看导言。觅创新之处,挑关键之点,看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查全文篇章结构,审研究成果综述。读好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寻一时读不下去的文句,这样的文句必然或是眼前一亮出彩的观点(参阅: 博士生的小论文或大作业:是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或是有错和有待商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既找到了问题,也发现有启示的内容,可以扩展我的观点,更有前沿的知识。答辩会上,众委员从不同角度切入,所提问题颇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可见,虽时间紧任务重,但结果经受住了考验。
一周内,在看论文的时段那里有片刻“松弛”,而是时刻“紧绷”。“卡尺”分分秒秒记在心。卡尺上包括:是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有价值,内容观点有无差错,方法的应用是否合理,逻辑框架顺畅与否,此外还有学术规范、文字表达等。
相对而言,看论文还好一些,在评审申报课题和奖项时,还会遇到申报者对自己的高度乃至过高评价,以及获得什么权威人士和学术泰斗的认可,诱导进而挑战评阅人,放下紧绷的卡尺。至于打招呼之类,挑战的就不仅是学术了。
松弛难,紧绷更难,学术外的紧绷更难。后面一句话超出本文所涉及的思维方式,此处就不去说了。
其二,自己写文章,在会议上的发言等。思维可以发散、松弛,甚至跳跃,“浮想联翩”,还有直觉等,但在同一篇文章,同一次发言的前后,必须保持逻辑一致。凯库勒以其发现苯正六边形结构的著名的梦为例,说明了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不过在最后告诉公众时不是那个混乱甚至荒诞的梦,而是经由逻辑的梳理。做梦,也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古人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何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挑错的同时,还要发现创新之处;排除之际还要吸纳。这样看来,“紧绷”的不是刚性的不差毫厘的卡尺,而是有空隙的细胞膜。细胞膜在拒斥有害物质之时,还要吸纳有用的营养。联系到“之一”中所强调的“松弛”,细胞膜处于流变之中,“与时俱进”。可以在此时此地“柔情万种”,而在彼时彼地坚如磐石。
总之,松弛也好,紧绷也好,都是人之为人的组成部分,个人所以与众不同。
思维方式本身拥有生命,具有个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