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前些日子曾看到在某种意义上把博士和农民工相比较的讨论并引发了争议。此间说说农民工与博士生之同与不同。
某种意义上把二者相提并论,要突出的就是“同”。的确,农民工在拼搏,凭什么博士生就不能放下架子,一样拼搏,凭什么就不能把自己当作农民工那样?其实,若是做这样的比较,接着还可以说,
然而,这难道真是值得发扬光大、彪炳史册的精神吗?不!这是近年来社会不合理所致:稀缺的资金、过剩的劳动力、二元的社会,以及微不足道的谈判地位。换言之,是“被”精神,不得已而为之。参见:美国工人有力量和中国工人有生命力。
再看二者之不同。乍看起来,一目了然。但此处尚有细微的差别。若说农民工与博士都“游走于”底线,那么各自游走的底线不同。且不论外部社会的失衡,就农民工自身而言,大多较少维权意识,因而基本上付出的是生理上的成本和代价,较少心理的感受,当然在军事化的富士康发生“连跳”,但较之农民工总数来说,毕竟是极少数,再看看富士康紧接着在河南之热。总体而言,农民工的拼搏,主要是在体力上,所谋求的主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生理层次,在心理上较少压力(不是说没有)。
博士生则不同。一般而论,在生存上基本上无食不果腹之虞(不是说没有),拼搏,主要在精神上,所谋求的主要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精神或心理层面。同时,大学、硕士阶段的教育、经历,虽然饱受臧否,但毕竟眼界大开,绝大多数人有善恶之辨,知为人之底线。然而,目前的科研体制(主要是拿课题、发论文、升职称)几乎是逼良为娼,已有太多的评论(参见学术知识生产的路线图:什么样的河床,流淌着什么样的河流?),这里就不赘述。因而,博士生,甚至教授,主要是在心理层面拼搏,严格地说,是挣扎!若是坚守做人的底线,往往就得不到资源,自我边缘化,海龟重新出国就是例证。反之,则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很多场合,需要违背良知,昧着良心。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拿课题、发论文和升职称者全然如此。有博主在回答评论时说,我们基本上都在各种各样的“底线”上活动,当然有时也会突破底线而堕落,时间久了,习惯了,好像堕落感也就弱了。难道这真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民族?
我不知道该如何比较这两种底线。
为了求生,人可以一再打破生存的极限,把“生命力”发挥到极致,也就是生存的限度可以一降再降。但是为人,是否也可以如此坠入深渊?
突破生理的极限,以及突破心理的底线,究竟何者更为痛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