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海龟与土鸡

已有 4595 次阅读 2010-3-15 08:2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海龟, 土鸡

吕乃基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才上,众多研究机构、高校、政府机关、企业等等,纷纷引进海龟、洋博士,甚至非“海洋”不可(参见:扭曲社会中的理性选择——关于大学招聘洋博士的另类思考);但在餐饮上,则越土越好。若是稍加考证即可发现,这种对“土”的追求要早于上述对“洋”的倾慕。远的不说,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人就开始推崇“草鸡蛋”。还有这样的笑话,在菜市场,摊主向顾客热情兜售:这是草鸡蛋!一位初来乍到的北方人不知就里,一再回答:我们不炒鸡蛋!这或许是语言的差异。于是在东北,干脆就说:“农村鸡蛋”!在超市,草鸡蛋要贵得多。菜场的活禽摊位,干脆全是瘦瘦小小的草鸡,根本没有那些高头大马的洋鸡立足之地,与某大学正好颠倒过来!洋鸡与狗不得入内。国人在人才市场的憋屈,在菜场板回来;人没长脸,鸡长脸。饭店里吆喝的同样是“草鸡汤”,身价不菲。即使带鱼,也有土洋之分,pk的结果,依然前者胜出。鉴定办法是,那些看来光鲜且宽大的带鱼多半是洋的,在鱼骨上会带有一个珠状物。前些日子,南京“土的掉渣”烧饼一度火爆。如此等等。还可以列出长长的单子。

 

在菜场和餐桌上土胜洋之时,我们的土博士们是在那里败给了洋博士?

反过来,那些壮硕到可以参加各类健美比赛的洋蛋、洋鸡、洋带鱼们,又是在什么地方被来自农村的土、草(统称“中国特色”吧)不起眼的同类pk下去?

 

还需要换一个角度,从需求者的角度提问。

那些食客,究竟看重土、草、农村的哪一点,是因为“掉渣”吗?

大学,用人单位,又看重洋的哪一点?

以及,

是把我们的土博士培养成草鸡蛋,还是把我们的大学改造成喜欢“中国特色”的食客?

 

这样的“中国特色”的课题,难道不值得申报和立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303079.html

上一篇: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续)——太聪明的机器人
下一篇:实验手段技术化
收藏 IP: .*| 热度|

23 周可真 武夷山 刘建彬 李传亮 阎建民 梁进 陈儒军 王德华 刘世民 王号 吴飞鹏 周春雷 刘立 吕喆 苗元华 柳东阳 侯成亚 鲍海飞 丛远新 孟羽 高绪仁 FloatingRose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