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黑龙江大学哲学教授马天俊:
自认为于哲学不见外的人,对待其他人只有两种姿态:或者悲悯而救世(佛陀、耶稣、马克思),或者蔑视以离群(老子、叔本华、尼采)。总之,在哲学家和普通人间,根本不存在平等和尊重,十分鲜见的和缓之举是居高临下的宽容。
我赞同
前不久,
在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中,对称或平权是核心观点。一般而言,哲学家们更了解西方的种种后现代思潮,拉图尔的思想即可归入其中,尽管他本人并不乐意。问题是,为什么理解后现代的哲学家又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呢?
“哲学家都是这样的吗?”
其实,记得
然而,“二阶”就是二阶,不同于“一阶”。从事数据挖掘者就是能从看似枯燥乏味的数据中发现信息,提炼出知识。低阶与高阶之间的意义不同,纯粹的数字无意义,而知识有意义。即使在生态圈,细菌的“后代”不至于为自己“父母”的死亡而悲悯,大象就会。“你们应该为自己进入了science studies领域而感到庆幸,因为你站得更高了。不要笑话他们,要将你们已经认识到的东西讲给他们听,一点一滴渗透给他们”。
再说,所谓诲人不倦,本来就是做人的本分,
不过,话再说回来,细菌也有值得大象敬畏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不足之处,包括哲学家。于是,在其他场合,便会有其他职业者以同样的姿态过来教诲哲学家。因而,这种感觉本无可厚非,甚或乃人之常情,只是未必为哲学家所独有。
至
既诲人不倦又虚怀若谷,彼此平等相待。这就是哲学家,实际上也是所有人,在知识交流中应有的姿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