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颇有特色的指称:达康书记的羽毛。虽然出现多次,且不论出之谁之口,其口吻大致一致:达康书记太爱惜或者在乎他那一身羽毛了。
究竟什么是“羽毛”之所指?
达康书记拒绝了妻子所求之事,拒绝了帮他顶缸的大路,甚至老领导儿子的要求,那么说来,那“一身羽毛”,就是“公是公,私是似”。如果再考虑到达康书记淡忘了替他受过的易学习,那就是不近人情了。看来,“羽毛”,就是公私分明,乃至不近人情。正是这样的不近人情,却是剧中的正面人物,受沙瑞金的器重,乃至成为“沙李配”的一员。
然而,由台词中的那个“太”,却可窥见言者,进而剧作者的倾向。达康书记用公车送已离婚的妻子去机场,这难得没考虑“羽毛”的举动,不仅赢得欧阳箐的泪水,而且得到剧中正面人物的默许,相信也得到不少电视观众的认同。换句话说,做人还是要有几分人情,不能绝情。做人,就不能披着鸟的羽毛。
这就难了。在中国为官,既处于亲朋好友千丝万缕的缠绕之中,又要清正廉明,这就导致做人与做官的两难的悖论。
做官不做人,做人不做官。
这样的悖论是怎样造成的呢?其实就是一个字:权。正常途径千难万难办不成的事,有权便易如反掌。手握如此大权,又怎能禁得住亲朋好友找上门来?毕竟,最小作用量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常途径之难还在于受到其他有权者的扭曲,譬如祈同伟的遭遇。
解决之途不外乎两条。
其一,欧阳箐及达康书记所有周围的人物敬畏达康书记的“羽毛”,但他/她们又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因而全都得修炼成“鸟人”,须与达康书记一样“爱惜”他们的“羽毛”,而且一样的“太”,六亲不认。这样的推理,由达康书记一波波外传,直至13亿国人。这里的难度或许主要不在于欧阳箐,而在于不在乎羽毛的赵家公子,在于赵家人。
其二,削减、制约达康书记的权力,达康书记无权,或权力被关进了牢笼,做不到欧阳箐等人求他办的事,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来招惹其“羽毛”,达康书记也就没必要顾忌其羽毛。实际上,一旦达康书记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不再是鸟人,也就自然没有那“一身羽毛”了。
是全社会都成为在乎羽毛的鸟人,还是让达康书记回归常人?
前一时期密集出差和上课,来科学网少了,向各位与科学网致歉!趁此机会,祝各位节日快乐!
另,在京关于“人工智能”讲座的内容正在整理中,将在稍后上传,届时敬请各位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