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些有关海归、土鳖批评国内科研怪现象的帖子,对其描述的科技界种种不和谐现象深感痛恶!同时,也为能读到这样充满情感的文字而欣慰,大家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爱国的,都是身处一线,切实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发表观点,尽管批评声不少,但于我国长期“一团和气”的科技界来说算是一剂良药,批评之声还算不够,批评力度还不够强。因为大家都知道:真理越辩越明,只有批评的自由、观点的碰撞,才可能有学术的争鸣,才可以开出科技灿烂之花,结出甜蜜之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充当好好先生太久了,沉默得太久了,在我看来,这很不和谐!
有的权威人士是听不得批评之声的,其实大多数人都这样,批评别人可能觉得很痛快,而到了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变得难以接受了!可事后仔细想想正是一些批评和建议让自己开阔了视野,实实在在的进步了!在和谐的大背景下,今天在这里想谈谈“批评”与“和谐”的关系,希望对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也能起到一定激发作用,让他们也参与“批评”中来。
首先,批评是方式和途径,和谐是目的。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批评的对象是不和谐的现象,对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我们应该鼓励批评,只有鼓励批评,集中众人智慧,才能擦亮双眼,看透其丑恶本质,才能够推陈出新,适应新的实际,从而达到相对和谐的目标。
其次,和谐必须通过批评才能够达到,不能通过“一团和气”达到,一团和气就是睁眼说瞎话,就是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它否定了矛盾的存在,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一旦这种风气成了主流,那么整个科技系统也就变得无能!而客观存在的矛盾永远都得不到正视,更不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最后,为了和谐,我们必须让每个人都有批评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言论自由,害怕批评的人根基是不稳的,为什么害怕呢?中国人大多都死要面子,不少人固执己见,听不得批评,明明知道自己错了,还死不承认!最后的结局是错的时间越长,丢人丢得越大!那又何苦呢?!当然,批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如温和的提醒、善意的建议,这些大家都用得很在行,我们不缺少这个,我推崇的不仅是这种批评形式,而是针锋相对的、态度明确的公开辩论,也就是方舟子式的,直接发起对某人的正面而公开的观点碰撞或挑战。而媒体必须保持中立,不为任何一方宣传造势,一切真理尽在人心。相应部门有必要配合提供客观的证据。
“沉默的大多数”们!你们混得不错吧?!如果你不参与批评,别人可要批评你了,你也可以继续保持沉默,但批评自由的权利你真是浪费了!批评的痛快也就无法享受!我不知道你是否每天都在进行自我批评,要知道,人无完人,说与不说,你的问题还在那里!你就等着批评吧,你得感谢别人,这正好给你提个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9938-557150.html
上一篇:
当今农村发展趋势、陷阱及对策下一篇:
如何培育科研的激情和敏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