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书切忌贪多求快
注:看到武夷山老师《谈阅读速度》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51855一文,把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贴出来。武老师所说的阅读对象,包括论文、诗歌、散文、图书等很多种,所以主张要注重阅读速度。我在本文所说的看书,指的是看对思想有启迪作用的高质量的图书,例如人物传记等。对与此类书籍的阅读,切忌贪多求快。随着我阅读经验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选择高质量的好书精读。我认为,这样的阅读,单位时间获得的收获是最大的。
看《马云正传》的时候,发现看书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以量取胜。常常听见某人自豪地宣称看了多少本书,可是,真的是看的书越多就越好吗?其实,读书不在多而在精。首先,不同质量的书价值不一样,读一百本普通的书,不如精读一本好书。其次,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读法收获也不同。有人走马观花,有人细嚼慢咽,有人带着问题阅读,有人看完就忘。所以,看书不要追求数量,而要追求“性价比”,即看一本书自己到底收获多少,或者说,看书收获/看书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追求速度。追求速度往往是第一个问题的衍生问题,因为看的速度越快,同样时间内看的书就越多。但是,真的是看的越快越好吗?有些速读教材号称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十倍、二十倍,那些发明速读方法的人,知识、智慧真的比我们多出十倍,二十倍吗?看书,不同的方法效果是不一样的。过于追求速度,往往忽
略了思考,反而降低了性价比。
让我们看看青年毛泽东是怎样读书的吧!毛泽东强调“不懂笔墨不读书”,反对看书一味追求速度不求效果的读数方法。每看一本书,他都会在旁边做批注,标记出重点,找出作者的错误,写下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心得体会。见《毛主席读书法:不动笔墨不看书》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61/25881/2383039.html“《伦理学原理》全书十万多字,但毛泽东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评就有12100 多字。延安时期读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毛泽东在书眉与空白处写了13000字的批评,其中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原则”,他用秀丽的行草字体 写了近千字的批评,对原著作了扼要概括,既有赞同的评语,又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作的引申、发挥。” 见《毛泽东的读书笔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a485601000ck8.html 看完之后,还做读书日记。如果是好书,他不是看一遍就扔下不管,而是反复的精读许多遍。像这样的看书方法,哪怕是看一本,难道效果不会好过有些人走马观花地看一百本吗?
看书的时候,该快的时候就快,该慢的时候就慢,有了想法就马上记下来。如果出现一个好的思想火花,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暂时合上书本,循着这个思想火花进行深入思考。哪怕是耽误了半个小时的阅读,可是,收获却是巨大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