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毒攻毒(use of poisons as antidotes)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概念。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九中有“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记述。《辞源》:“指用有毒的药物治疗毒疮等”。以毒攻毒也是一个成语,本意是指用毒药解毒治病。以毒攻毒起源于神农时代,萌发于春秋战国秦汉,发展于晋隋唐,深化于宋金元,丰富于明清,创新于近现代。以毒攻毒医药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以毒攻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以毒攻毒指一切特殊的治疗手段和和常规治法,是针对“毒”的病机治疗暴烈、传染、秽浊、迁延和重笃之疾。狭义以毒攻毒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也指用毒药解毒治病,或者用生物对抗生物治疗疾病。现代对以毒攻毒的研究、认识以狭义居多。
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下一代抗癌利器。这项研究成果是由中国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团队独立完成并具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以毒攻毒防治疾病作用机理只要是免疫防病治病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蛋白和核酸合成、作用于致癌基因酶、物质替代作用等。本项研究属于新型病毒的“溶瘤”作用。这种被称为“M1病毒”的抗癌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附件:天然病毒m1能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M1杀癌细胞病毒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组图)
摘要:我国发现天然病毒M1 可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这个困惑了全世界医生和癌症病人的怪圈,终于可望打破。《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表了一篇重点论文指出,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下一代抗癌利器。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这个困惑了全世界医生和癌症病人的怪圈,终于可望打破。《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表了一篇重点论文指出,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下一代抗癌利器。这项研究成果是由中国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团队独立完成并具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全球癌症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现有的治疗手段远远未能满足临床需求。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团队,历经多年潜心研究,终于从中国海南岛分离得到一种M1的天然病毒。颜光美团队使用细胞培养方法发现,M1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整体动物模型证明,M1病毒“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找到肿瘤组织并将其杀灭”,正常器官则不受影响。
安全有效治疗癌症
除细胞水平及动物实验之外,课题组还使用大量临床标本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新型溶瘤病毒的有效性和特异性。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工作还证明了M1病毒作用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找到了特异的负性生物标志物。一种特别的基因与疗效有关。这个发现为精准的临床用药和实施个体化疗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会极大地增加未来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的机会。
这些结果表明,如同“精确制导”一般的新型天然溶瘤病毒M1,将会安全而有效地治疗癌症,有望成为攻克人类癌症的新一代利器。
治癌不可忽视非肿瘤位点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和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肿瘤如何对身体多个器官功能造成系统性影响,表明治疗癌症不能只关注抑制肿瘤本身的生长,还需针对其他器官的症状进行综合治疗。
研究小组成员、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华人教授曹义海说,这项研究揭示了肿瘤是如何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从而调节血管系统,最终对身体多个器官功能造成系统性的影响,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导致全身性贫血。除了对发病部位邻近器官造成损伤外,肿瘤还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功能性损害。
曹义海说,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应用于临床治疗上,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参考网页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022/15/19979534_41895806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65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654-6570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6654&do=blog&quickforward=1&id=840536
(2014-11-02撰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