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QQ相比较于其他营养物质来说是发现比较晚的一种营养素,比如现有知道的维生素中,维生素B12就是最后一个于1948年发现的。
PQQ的发现过程如下:
1959年,挪威和英国的几位生物学家在研究细菌体内的代谢酶时,就意外的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它作为某些酶的辅酶发挥作用。遗憾的是,这一重要的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970年荷兰学者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后证实细菌可以利用谷氨酸和酪氨酸合成PQQ。
1979年美国科学家采用x线晶体衍射技术才首次确定这种神秘的辅酶是一种三羧酸酚类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吡咯喹啉醌,简称PQQ。并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分子式。
1989年PQQ被认为是生物体必需营养素。
2003年日本科学家宣称发现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PQQ,缺乏这种物质的实验书会出现繁殖能力低下等现象。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PQQ更广泛的作用。
2010年加州大学发表论文发现PQQ可以促进线粒体生成,可以激活NK细胞,刺激T细胞,B细胞生长。
2012年我们国内允许可以生产PQQ产品,但仅限于销往国外。
2022年3月1日,我国批准PQQ可以作为新的食品原料来使用。现在细菌合成PQQ所必需的基因已经得到确认,随菌种不同共有4~7个。但有趣的是,在各种植物、动物以及人体内都发现含有极微量的PQQ。
关于PQQ的来源、分布和作用等更多生命现象正在被科学家逐步揭示出来。如今在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将PQQ作为食品管理和使用。
(2024年5月7日摘自微信“共享安康服务平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