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79hu 一个科研工作者,希望能成为一个真真的科研工作者。

博文

也谈“博士的水平是博士自己的事”

已有 3909 次阅读 2009-4-30 21:32 |个人分类:我的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也谈“博士的水平是博士自己的事”

 

最近看到关于导师和学生的关系讨论,我心里也有有些感慨和想法,于是慢慢写出来,或许这样自己能更深刻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博士的水平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博士自己怎么做很关键,这一点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我很想讨论的是导师在博士学业中的作用。看了很多人的想法,包括像王鸿飞老师这样有见地的老师表达的竟然倾向于老师的作用和责任不大(或许,但愿,我是误读),我有些伤感。我其实有一个愿望,期待有一天,每一个老师,从幼儿园老师到教授博导,在任职之前都专门学习一下老师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是什么。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如此重要,就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老师们自己是否应该了解清楚?如果连自己的责任是什么都不清楚,那还如何去很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没有调查统计过,按说应该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只能以探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多数老师特别是教授博导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职责。我想这主要源于对教授博导们的评价体系,正如王鸿飞老师所说的,他们只需要对领导同行负责即可。这些关键在于几年是否能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而这往往是少数个人努力的结果。然而,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博士生,他们都是学生,指点教导的作用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伤仲永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只需要将人扔到水里,让他们喝足够的水就解决问题了,那还要教练干吗?找几个彪形大汉就可以了。我想这样说是对教练的侮辱。我喜欢打乒乓球,打了很多年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很业余,大家都是一块球拍一个球,人家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为什么就和我们不一样?由此可见严格的训练对于一个人专业成就的重要性。另外,对于科研来说,我个人觉得激情和信心非常重要。我知道科研需要恒心和毅力,但是如果一开始只能天天“喝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激情坚持下去?除了天生就会游泳的,可能坚持下去的都是那些觉得喝水总比上岸没饭吃要饿肚子强的人们。我们都渴望老师能够因材施教!对那些自律的,少管一些,散漫的严厉一些;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多批评一些,对不自信的多鼓励一些,还有……。我没有做过导师,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很难?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930-229203.html

上一篇:我的方向在哪里?一个博士毕业生的困惑
下一篇:if we stop looking for models and hypotheses, are we still really doing science?
收藏 IP: .*| 热度|

4 向峥嵘 周春雷 孙健钧 李晓光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