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h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hchx 放眼世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低碳发展,开拓创新,合作共赢

博文

IEA与WBCSD:到2050年水泥技术路线图将CO2排放量削减24%

已有 3576 次阅读 2018-4-8 14:53 |个人分类:节能减排|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IEA, WBCSD, 技术路线图, 碳排放

    2018年4月6日,IEA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到2050年水泥技术路线图将CO2排放量削减24%。

   巴黎和日内瓦 -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新报告和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CSI),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的组合可以为到2050年将水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4%至目前的水平提供途径。

 blob.png

水泥行业是全球第三大工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照片:Shutterstock)

称为水泥行业低碳转型的技术路线图更新了2009年制定的第一份全球水泥部门路线图。该路线图旨在确定和发展国际合作努力,并为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者迈向更可持续发展的水泥行业提供证据可为长期气候目标做出贡献。

水泥行业是全球第三大工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使用量的7%,并且是第二大二氧化碳的工业排放,约占全球排放量的7%。 水泥是混凝土的关键成分 - 用于建造住宅,学校,医院和基础设施,所有这些都对生活质量,社会和经济福祉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到2050年全球水泥产量将增长12%至23%。

尽管效率提高,但到2050年,根据国际能源署参考技术情景(RTS),水泥行业的直接碳排放量预计将在全球范围内增长4%,该情景考虑到巴黎协议下的现有能源和气候承诺。 到2050年实现IEA更加雄心勃勃的2°C情景(2DS),旨在将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2°C,这意味着要大力减少水泥制造商的排放。

只有在支持性的监管框架以及有效和持续的投资下,才能实现水泥行业的低碳转型。与现状相比,迎接RTS已经需要额外的累积投资。与RTS相比,实现2DS所描述的转型可能意味着将这些投资增加一倍。 各国政府与工业界合作,可以在制定政策和监管机制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以释放促进投资所需的私人资金。

作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旗舰部门项目,CSI是一项全球性工作,目前集了24个主要水泥生产商,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并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业务战略和运营。

水泥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因此,决策者和行业必须共同努力,确保采取最佳做法,使该行业走上符合我们长期气候目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国际能源署的执行董事Fatih Birol博士说。

WBCSD CSI总经理Philippe Fonta先生补充说:“CSI与国际能源署合作制定了水泥低碳转型技术路线图更新,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2009年进行的第一次演练证明了的附加价值,以帮助水泥部门确定解决方案并使有能力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必须根据CSI获取数字权利(GNR)数据库中最新的强劲排放数据以及由欧洲水泥研究院(ECRA)开发的最新技术潜力调整此预测。

该路线图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以水泥行业最低成本技术分析为基础,根据IEA2DS减少其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探索可能的过渡路径。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技术解决方案、支持性政策、公私合作、融资机制和社会认可度。

提高能源效率并转用替代燃料,同时降低水泥中的熟料含量,并部署新兴和创新技术,如碳捕集和使用替代性粘结材料,这是水泥生产中可用的主要碳减排方法。

考虑到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环境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进一步节省排放。 这可以包括通过最大化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设计寿命来优化混凝土在建筑中的使用、鼓励再利用和再循环、减少浪费并从混凝土的性能中受益,以实现建筑物供暖和制冷所需能源的最小化。

该路线图概述了政策重点和监管建议,讨论了投资激励机制,并描述了研究、开发和示范方面的技术挑战。

文献来源:http://www.iea.org/newsroom/news/2018/april/cement-technology-roadmap-plots-path-to-cutting-co2-emissions-24-by-205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810-1108025.html

上一篇:IRENA、IGA和世界银行合作致力于简化地热能源开发
下一篇:IAEA:土耳其开始建造第一座核电站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