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已有 3020 次阅读 2013-6-2 01:36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道德经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恍惚无形,不系之叹。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

以阅众甫。

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万物始也。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

总结:

    讲述了老子心中对“道”的感觉。由于“道”是最原始的状态,无法说明和描述它。老子虽然从侧面对“道”进行了描述,但只讲“道”无法描述,无法直观表达,只能讲一下自己内心的感觉。

    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过程,开始阶段,脑海里的概念是模糊的,渐渐从纷繁杂乱的表象中逐渐提取、集中,总结出一些经得住检验的信息。通过多次的“观察→对比→改正流程,慢慢趋近于自然,越趋近于真实。

    “无、虚、容”在道德经中经常出现,除了一般常见的意思外,还有更重要的引申。“无”类似于数学中的“0、生物学中的干细胞。“无”并不是真“无”,就如同“0非“0。在纸上写个“0与什么都不写,意思并不相同。比如说政府对经济监管,不干涉经济运行,让市场自动调节,为“无”。显然不等同于对经济的放任自流。父母经过考虑,认为“六一”节让孩子自己玩,不去管他,这是“无”。显然这是经过考虑的“无”,不是放鸽子,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

    “虚”常有虚位以待,虚心等词。“虚”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比如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那么在专业上请教专业人员,即是“虚”。人不是全才,必有所长,有所短,只有取各自长处。“虚”是必须、必要的素质。

“容”指允许另类的存在,甚至敌人存在。容忍意见不一致、观点不一致,甚至利益冲突的人。例如美国允许多党,国会议员各有所属,“容”在一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695758.html

上一篇:我读道德经——第二十章
下一篇:我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收藏 IP: 114.24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9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