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社会语言的转向

已有 1318 次阅读 2020-1-29 16:32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国人喜欢给人戴帽子,特别是高帽子,肯定不能批评别人,这样会得罪人。批评某事可能被人告上法庭,比如说因”造谣“带来损失。为了对付这个问题,国人慢慢发展出一套逻辑,稍微表扬即为批评,不评论即为批评,而且发展出一套表扬逻辑。比如说某人是学生,学习不好,老师的评语就是:有潜力,头脑灵活。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评语自然是: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对于一位医生,最好的表扬是”医术高超、妙手回春“,因为我们觉得他水平很差,就表扬为”待人热情,积极主动”。假如表扬一位农民富态、有福相,实际就是说他是懒虫,不干活。如果真心表扬一位农民,应该是:干活手艺好,庄稼收成好。

    从逻辑上讲,上面的做法是正确的。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成绩,头脑灵活与成绩完全不挂钩。老师应该介绍成绩,如果没有表扬,自然表示成绩不好。

    武汉有八人因网上发布了一些关于肺炎的信息,被公安机关处罚。这件事网络上已广为人知,可预见未来语言会进一步转向。人们发信息会进一步全面,客观,真实。简单说来就是发的信息肯定要全,另外还需是说明文,尽可能不加自己评论,就算是评论也只能是猜测,而且推理过程有理有据,比如书本上写的,某某专家说的等等。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后再加上一句:自己没有亲自调查,只是把听到、看到的事情说出来,不对真假负责。当然,加上最后一句管不管用,还需法官来定,我也不太清楚。

       对于想发文的人,最好学学记者的做法。一些记者到医院去调查,但是被一些人拦住了。那么记者怎么写的?记者就会写在路上听到一些传言,道听途说,那么到医院去查证。记者就把去调查的经过,被拦截的经过写出来。记者给了一篇说明文,读者自己去思考结论。有的记者可能找专家去咨询,那么专家也会给一些意见。大家去读读专家的意见,会发现里面的玄奥。专家说的话全部是公认的话,或者模糊的话,或者能在书上找到的话,或者符合社会背景的话。专家的话都是斟酌了很长时间才说出来,一般不会有错,但可能说不全。不说全就易带来误导,不过误导的结果肯定会符合某些期望。专家毕竟也是普通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216035.html

上一篇:用海恩法则来论述武汉肺炎爆发的原因
下一篇:文化的关系语境模式
收藏 IP: 36.98.9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