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看《毒枭》美剧体会曾国藩的世故

已有 2533 次阅读 2018-11-18 17:49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毒枭》讲述了美国人在哥伦比亚缉毒的故事。在哥伦比亚境内存在很多势力,有政府、美国人、持枪的地方势力、当然还有毒贩。毒品存在生产和消费过程,哥伦比亚人民生产,而美国人消费。《毒枭》没有讲如何戒毒,很少讲如何减少毒品生产。至于洗钱、运输,也就是顺带说一下,根本还在于各方势力的合纵连横。当然了,为了吸引观众,街头的打打杀杀少不了,暴力、权谋、性成为了主要内容。有钱赚,自然就有人冒险。美国人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停折腾,效果不见得好。

       不过,很多时候都是在表演。美国人打击毒贩,而吸毒人不减少,无论怎么打击,毒贩是打不尽的,只不过让毒贩更聪明,更懂得自保。美国总统为了选票,不太喜欢追捕关押瘾君子。而吸毒引起很多社会问题,也不能不理会,所以美国政府更关注打击毒贩。因为存在大量需求,派人去打击基本是徒劳的,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哥伦比亚政府的首脑是总统,总统同样关注选票,他不在意美国人吸毒,和他也没有关系,反而能因毒品交易搞来很多外汇。总统是正义的化身,不能不装作禁毒,只能一面禁毒,一面给禁毒警察带上脚镣,就是设定很多标准,如尽可能不伤亡平民等等。甚至把一心禁毒的警察借口调离,一切都是为了选票。

      毒贩们真正的敌人是毒贩自己,毒贩们互相争地盘才是真正的您死我活。

      《毒枭》第三季讲了哥伦比亚总统接受了毒贩卡利集团的资金,用于竞选。为了回报毒贩,设定了卡利集团主犯自首,而哥伦比亚总统给予象征性关押。美国政府上层领导都知道他们的勾当,驻哥伦比亚大使也知道,但是具体办事的美国缉毒人员不知道,而缉毒又需要依赖当地警察。为了避免当地警察的通风报信,所以就搞了很多奇妙的动作,包括利用不同的警察部队,利用自己信任的警察远程奔袭。而卡利集团又利用当地的法律来搞动作。有的时候,美国缉毒人员不得不利用毒贩的竞争对手帮助清理。

       卡利集团主犯主动自首后,哥伦比亚总统也说明只能关押一段时间,除非有更严重的证据。美国缉毒人员不得不寻找证据。缉毒人员找到了卡利集团的会计师和账本,成为重要犯罪证据。由于担心哥伦比亚政府的阻挠,缉毒人员不得不把证据送到了美国,并要求严格保护起来,因为已经死了一位证人。在寻找证据过程中,还发现了哥伦比亚总统与卡利集团的勾结秘密,要求美国政府干涉,但是结果事与愿违,政府早就知道,且也不会出面。

       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要求自己的缉毒人员对哥伦比亚总统与毒贩卡利集团的交易保密。不过缉毒人员通过新闻公布了自己知道的内容,而不是全部,引起大波动。哥伦比亚总统表示只是自己手下干的坏事情,自己不知道。而美国政府部门内部表示震怒,缉毒人员主动辞职。好像事情结束了,其实并不如此。最后缉毒人员还是官复原职,而毒贩倒霉,被引渡到美国。树倒猕猴散,主犯完蛋,开始有人抢夺地盘。一位主犯在监狱被杀,一位放出后被杀。

       哥伦比亚总统、缉毒人员、毒贩、美国政府,这四者的关系微妙,大家互相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毒贩是杀不尽的,杀了一个,还有无数个在等着。因为存在毒贩生存的土壤。

       缉毒人员把秘密公布出来,表面上违背了领导意志,实际上让哥伦比亚总统、美国政府都得到了解脱。对于哥伦比亚总统来说,他不在意毒贩的性命,而是在意毒贩手里的把柄。现在把柄让缉毒人员解除了,哥伦比亚总统肯定高兴。而毒贩被长期关在了监狱里,哥伦比亚的选民高兴了,政府还可以获得美国援助。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场景,非常经典。美国大使对缉毒人员的使用技巧,既鼓励,又严要求。鼓励是为了避免缉毒人员泄气,而严格要求是为了避免自己卷进去,减少损失,实现目的。因为大使有更多的消息,又不能告知缉毒人员,假如有人员伤亡,大使也有责任。为了避免出事,大使就不允许自己的缉毒人员出去,只能找借口。借口就是一些小事情了,但又冠冕堂皇。比如说美国人不便于直接出面,或者有其它乱七八糟的安排。

      哥伦比亚总统同样是两面手法。一面是真心办事的缉毒警官,另一面是收钱的警察。两面都要使用,而且灵活使用。一方面,允许真正的缉毒警官去抓毒贩;一方面也允许收钱的警察提前通知毒贩。

      在这场乱战中,真正有用的是中国古代易经,真的很厉害呀。

      现在回到曾国藩。为什么说曾国藩厉害?在于曾国藩提拔了自己的对手,制造了对手。左宗棠、李鸿章都受益于曾国藩。曾国藩与他们之间关系都不好,为什么?他是有意创造出对手,避免朝廷猜忌,对各方都不利。李鸿章虽然厉害,但是不懂的这一点。朝廷虽然使用李鸿章,又不能一枝独大,只能打压。朝廷一时半会找不出另一个李鸿章,就只能对李鸿章猜忌,导致李鸿章处处受制约。一方面,朝廷离不开李鸿章;另一方面,朝廷限制李鸿章。

      而曾国藩树立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对手,一方面为朝廷选拔了人才,另外又避免了猜忌。在李鸿章和左宗棠成为大势力之后,曾国藩反而与他们关系不好起来,就是为了给人看,朝廷也会觉得宽心。三位大臣成鼎足之势,皇位自然就稳当多了。皇帝的猜忌自然少了,相处就容易融洽。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可以说原因很多。至少有一个原因是朝廷的猜忌。当然,假如李鸿章也如曾国藩一样,提拔两位能力强的对手,结果必然不同。历史不可假设,有时候人的一个念头就可以改变历史。

      假如大家把问题放大一些,就会发现很多类似现象。比如跨国企业在中国国内经营,他们不直接销售,而是由代理来销售,假如有人行贿,那也是代理公司,不会损害跨国企业得名誉。他们对销售人员肯定是规则很严格,严禁行贿。不过销售人员怎么做?他们自已也明白,只要能把发票的故事编圆满,肯定是可以报销的。当然,提成的奖励也是很高的,而销售人员与他人一起分享,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146938.html

上一篇:放飞思维,畅想人工智能
下一篇:经济的核心指标——就业率和最大生产力水平
收藏 IP: 159.226.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